![]() |
編者按: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展現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增強各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認同感,激發各地群眾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奉獻家鄉的熱情,助力萬人百億返鄉創業行動,即日起,本報陸續推出“不變的鄉愁,變化的家鄉”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這里是革命老區,有云陽最高的山峰,最大的牛羊養殖基地,最貴的烏天麻。云陽的第一個黨支部在這里誕生,這里是農壩。
走在田邊蜿蜒的小道上,嗅著野花的芬芳和泥土的氣息,看著大叔大嬸們在農田里辛苦地勞作,隨手一拍都是鄉村大片。這里的特色教育是“編織”,讓古老的手藝得到傳承和發揚,也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心靈手巧的學生。
紅色革命文化濃烈
農壩有一條保存完整的老街,連接著正在興起的新街,見證著這個地方的百年變遷。說起這段歷史,就不得不提到——趙唯。他在幾十年的革命歲月里,創建了云陽第一個中共組織,領導了工農武裝起義,曾就任云陽縣人民政府縣長。我從小在爺爺奶奶的口中聽著趙唯的革命事跡。說起趙唯,爺爺就來了精神,那時他雖然年幼,但經歷過那個時代,依然清晰地記得趙唯的風采以及他的事跡。從爺爺口中得知,他們最常去的地方白巖寺,位于老街一公里外的懸崖下,地理位置偏僻,便于隱藏,成了支部活動的根據地。
在如今老街邊上,那些為云陽革命事業英勇犧牲的烈士墓碑佇立于此,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 |
![]() |
農業產業發展壯大
近年來,農壩鎮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模式種植烏天麻,全鎮種植烏天麻達5000畝;全覆蓋實行山羊養殖到戶扶持及貧困戶“借羊還羊”,養殖山羊達到1224戶;新發展高山伏調蔬菜80戶,全鎮種植面積達2000畝,種植紅薯500畝,種植戶年均收入8000元以上。
農壩創新農產品產銷模式,實現“山貨”變“網貨”,已連續3年獲得電商之星稱號。同時,引進重慶全方味食品有限公司種植花椒500畝,間種和散種辣椒700畝。在水竹村實行股權化改革,老百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打造獼猴桃示范基地200畝。
農壩鎮優生態抓建設,城鎮面貌得改善。人行便道、機耕道、人飲池等農村基礎設施持續改善。新修的廣場上種植了桂花樹,配置了垃圾桶。老人們坐在廣場閑聊,一個個臉上掛著滿意的笑。
如今,走進農壩,隨處可見成群結隊的羊群、星星點點的羊圈,還有蔬菜、烏天麻……,看著家鄉的產業不斷壯大,經濟效益快速提升,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 |
![]() |
農旅不斷融合發展
未來,農壩將利用自身的優勢,把沉睡的旅游資源和忘卻的歷史記憶發掘出來,堅持生態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
這里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65%,這里峽谷縱深,奇山洞穴獨特,野生動植物繁多,森林茂密。目前正在建設五大精品露營區,將結合彪悍的雙軍寨、惟妙惟肖的雙人寨、美麗神奇的仙女寨、雄偉壯觀的犀牛觀、千年石筍、萬年溶洞、愛情花谷等八大景點組成7平方公里鄉村旅游環線。將成為集“生態觀光、采摘體驗、避暑納涼、露營野游、民俗民居”于一體的特色可持續發展休閑度假區。
這里將發揮與向陽水庫、開州、巫溪等地緣相連優勢,建設向陽水庫的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暢游向陽水庫后,還能上岸體驗民俗民居、美麗鄉村的幸福生活。目前,農壩正在引進業主投資規劃建設農壩鎮康養中心、愛情花谷景區,康養產業將成為農壩農旅融合、健康養生的新興產業。
在這里,春天,可陶醉于山花浪漫,盡情地沐浴在春光的花海里;夏天,可休閑避暑,享受“高冷”圣地的清涼;秋天,可觀紅葉、紅籽遍地,勾起歲月的記憶,回味甜甜的鄉愁;冬天,可煮酒賞雪,滑雪滑草,領略北國風光。
這塊生我養我哺育我的地方,有著濃烈的紅色革命文化,珍貴的歷史遺跡,還有著最自然、最有韻味的、最出塵的別樣風景。
(記者 鄭紅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