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年10月,我患了濕熱病,去縣城一家醫院治療了好幾天,沒效果,到蔈草衛生院服了4副中藥,病情就好轉了,后來又服了兩副中藥,我就痊愈了,所以我很相信中醫。聽說蔈草鎮衛生院在打造中醫藥特色醫院,我們老百姓是打心眼里高興,舉雙手贊成。”蔈草鎮雙竹村73歲的劉友平的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為一探蔈草鎮衛生院打造特色中醫藥醫院的究竟,近日,記者對該院進行了采訪。
走進醫院,記者看到,導醫人員很有禮貌地把一個個前來就診的病人引導到就診處,醫生忙著為患者把脈問診,護理人員忙著為病員量體溫、測血壓,煎藥處的專職人員忙著給患者送藥……這些忙而不亂為患者治病的情景,體現出該院在打造中醫藥特色醫院所彰顯出來的優質服務和嚴格的管理水平。
創院六十載后繼有人
該院一份資料記載,1956年,蔈草衛生院由王光春、劉宗俊、許純貴、楊以時等幾名老中醫組建而成,老中醫們為把中醫藥事業發揚光大,毫無保守地把自家的祖傳秘方和治療疑難雜癥的絕技傳授給了年輕醫生。年輕醫生不負老醫生的重托,勤學苦研,將老中醫教授的知識應用于臨床中,治愈了無數的疑難雜癥病人。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當地出現了幾十個瘧疾病人,為防止疾病流行,醫院采取青蒿和銀翹加減配方,有效遏制了瘧疾病的蔓延,幾十個瘧疾病人在老中醫的精心治療下,很快得到了康復。每逢春季流感、腮腺炎發病期,醫院立即采取串通使用中藥板黃銀湯加減進行普遍預防,由于預防及時得當,有效控制了疫情。
為提高群眾的健康水平,該院成立了公共衛生科,指派專業人員對全鎮老百姓進行健康管理,對65歲以上老人實行定期檢查,對婦女的兩癌篩查、嬰幼兒、孕產婦、慢性病、貧困戶、重度精神病人等進行健康網底管理,確保網底不破,讓群眾健康生活、快樂生活。
“弘揚中醫藥文化,堅持中西醫結合,突出中醫藥特色,這是醫院的指導思想,也是打造中醫藥特色醫院的基本方向。因此,醫院根據醫學科技的發展,購置了影像設備DR、彩色多普勒、自動生化儀等一批先進設備,目的是采用互聯網+現代科技手段對病人疾病進行準確診斷,以便醫生對癥下藥,在治療上不走彎路。”院長許祖平解釋。
副院長謝福全告訴記者:“中醫的關鍵在于辨證施治,患者經過診斷后,醫生就根據病情的輕重、體質,給予處方用藥,直至康復。中藥雖然見效慢點,但它能直搗病根,能減輕患者的痛苦,且副作用極小。”
![]() |
幫助患者治愈疑難雜癥
為求證該院在治療疑難雜癥方面的效果,記者來到清水土家族鄉七里村4組葉銀春家。葉銀春見到記者去采訪他,趕忙放下手中的家務活,笑嘻嘻地端來板凳讓記者坐下。葉銀春回憶,2018年正月25日,他到縣里一家醫院檢查,診療結果是肝腫瘤并發腹水和胰腺腫瘤,醫生建議他回家保守治療。葉銀春不甘心,就去萬州三峽醫院檢查,診斷結果依然是肝腫瘤并發腹水和胰腫瘤,醫生悄悄告訴他妻子王家淑,說葉銀春最多只能活三個月。王家淑聽醫生這么一說,背著葉銀春的面哭了好幾次。之后,葉銀春到縣里某醫院住院治療,然而,葉銀春的病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逐漸加重。無奈,王家淑把葉銀春轉到一家私人診所服用民間偏方,結果都不湊效。有一次,王家淑聽親戚說,蔈草鎮衛生院有個叫劉興平的醫生能治疑難雜癥。王家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把葉銀春帶到蔈草鎮衛生院進行住院治療。說來也怪,沒過幾天,葉銀春肚子里的硬塊變小了,上下氣也通了,腹水也消了,病情有了明顯好轉。葉銀春和妻子王家淑商量后,決定開幾劑中藥回家治療。
“我現在雖然不能干重活,還能做些家務活,幫一幫王家淑的忙。”葉銀春笑著說,“我康復得很好,每天飯量也不錯,還經常在家周圍轉轉。”
治療好一例重癥病人興許是偶遇,要治好數以百計的重癥患者靠的醫療技術和臨床經驗。蔈草鎮生田村的向賢民今年81歲,2016年3月,向賢民老人患腦梗塞和脾臟出血,他到萬州和云陽幾家醫院住院治療都無濟于事。老人轉入蔈草衛生院住院治療,劉興平采用止血消炎、穿破石和水蛭湯加減進行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老人的病情得到好轉,現在,老人還經常到廣場上走動,和一些同齡人有說有笑。
![]() |
打造中醫藥特色醫院
一度時期,一些鄉鎮衛生院分戶單干,而蔈草鎮衛生院堅持抱團發展,為群眾健康服務,醫院實力不斷增強,建設業務用房4706平方米,有病床90張,內設中醫科、中藥煎藥室、中藥調劑室、針灸、推拿、牽引、中藥熏蒸、中醫骨科、中醫肛腸、中藥炮制等 12個科室。為方便患者煎藥,該院購買了4臺煎藥機,專門設置了煎藥房,由專業煎藥員按照古法為病員熬藥,將藥效發揮到極致,并指導患者按時定量服藥。
中醫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打造中醫藥特色醫院,靠的是人才,因此,近幾年來,該院選送了5名理論水平較高,具有一定臨床經驗的年輕人到萬州、重慶、成都等中醫院向名師學習攻克疑難雜癥的治療。
蔈草鎮衛生院弘揚中醫文化,打造中醫藥特色醫院,得到了老百姓認可,不僅如此,湖北、湖南的一些重癥患者也前來求治。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該院收治的108例疑難雜癥病人中,治愈和好轉率達98%,中醫藥收入占醫院總收入的80.5%。
采訪結束時,許祖平告訴記者:“我們將不斷探索和實踐,力求在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方面走出一條獨特的路徑,總結治療疑難雜癥的經驗和秘方。這樣,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中醫藥特色醫院。”
(記者 劉興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