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鎮作為我縣首批文明實踐中心試點鄉鎮,鎮黨委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為契機,著眼鄉村振興戰略,廣泛動員部署,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接地氣”“冒熱氣”。
“積分銀行”存榮譽 集合文明正能量
自鳳鳴鎮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以來,馬軒村從宣講學習、文明習慣、致富發展、公益活動、榮譽獲取等方面,讓群眾從根本上改變生活習慣。
記者來到馬軒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積分站,正巧遇見村民馬進,在詢問積分站管理員如何以積分兌換洗衣液。
馬進是馬軒村本地人,在村里住了幾十年,近年來村里的變化,他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馬進告訴記者:“經過近期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目的就是改變老百姓的生活習慣,通過這個積分站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講究衛生,養成一種習慣。對我來說,我也積極響應、積極投入,參與這個活動,還要帶動別人。”
為積極助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努力實現群眾“聚得攏來”和“參與進來”,鳳鳴鎮以村(社區)為責任主體,設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積分銀行,負責記錄、審核、公示、運用等工作,提高村民參與踐行新時代文明的“活力”。
記者了解到,積分內容形式多樣,有宣講學習、文明習慣、傳統美德、公益行動、致富發展、榮譽獲取等六大類別構成。群眾可以以家庭為單位,通過積極主動參加各類活動賺取積分,積分用作兌換各類日用品、農資等實物,同時也作為參與評優評先的依據,以此保證了積分運用效果的最大化。
農家庭院美如畫 人居環境大變樣
記者走進鳳鳴鎮干凈整潔的路面,眼見的是錯落有致的民居,一幅美麗鄉村畫卷映入眼簾。
來到馬軒村村民王明海家,只見她家房前屋后不僅種植了各種應季的瓜果蔬菜,還栽滿了花草,整個庭院生機勃勃,田園氣息十足。院內物品整齊地碼放著,屋內各類生活物品擺放整齊,廚房、臥室干凈整潔,雖然陳設簡單,卻散發著溫馨的味道。整潔的新房屋與門口張貼的“整潔庭院”稱號相得益彰。
王明海說:“我不光是自己家里面打掃得干凈,我到哪都愛干凈,我的門面也是打掃得干干凈凈的,這樣看著也舒服,住著也舒服?!?/p>
馬軒村支書吳文兵介紹,馬軒村通過制定村規民約,定期評選“整潔庭院”“清潔農戶”等,從源頭上減少垃圾亂丟,污水亂倒等不文明行為,同時號召村民向身邊榜樣學習?,F在農家“小美”促進人居環境大變樣,鄉村“顏值”“氣質”得到雙提升。
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鳳鳴鎮號召各村組織志愿者,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帶動文明實踐,開展“清潔村莊”“整潔庭院”創建,引導群眾自覺清掃庭院衛生,清除房前屋后雜草,分類投放垃圾,力爭做到柴垛堆放整齊,農用機具擺放有序,增強廣大群眾參與的自覺性、主動性,確保圈舍凈、廁所凈、庭院凈,同時引導村民逐步樹立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立足新時代文明實踐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用“新”奏響新時代文明實踐大合唱。自鳳鳴鎮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以來,通過強化平臺建設、組建志愿隊伍、建立文明實踐積分銀行等多種途徑,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鳳鳴鎮立足新時代文明實踐,強化平臺建設,整合現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將黨員活動室、市民學校、夢想課堂和中華文明講堂等串聯,建立理論宣講平臺;將轄區內各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少年宮等串聯,建立教育服務平臺;將村文化中心戶、文化站(室)、文藝表演隊伍等串聯,建立文化服務平臺;將祥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戶外研學基地、農家書屋、科普大棚車等串聯,建立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提升村社文化活動廣場利用率,推動中小學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建立健身體育服務平臺;提升村(社區)數字廣播和流動宣傳車利用率,提高村(社區)自辦節目比例,建立穩定媒體平臺。
組建“群眾身邊”的志愿服務隊伍。鳳鳴鎮以領導干部、骨干宣講員為主體,組成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以駐村工作隊、機關中層干部為主體,組成政策解答志愿服務隊;以農技服務人員、致富能手為主體,組成技術傳授志愿服務隊;以中心學校骨干教師、市縣級文明家庭代表、“八好之星”、退休老干部等為主體,組成文明禮儀志愿服務隊。并進一步整合機關、轄區單位、各村(社區)已有志愿者隊伍,讓志愿者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主體力量,讓文明實踐“浸潤”市民的方方面面。
新時代文明中心建設是為了筑牢鄉村思想文化主陣地,截至目前,鳳鳴鎮開展政策理論宣講34場(村級宣講27場,鎮級宣講7場),開展鎮級志愿服務活動5次,開展文旅活動3次,邀請農技人員現場技術指導4次,組織轄區學校開展公益活動4次,送教上門24次,開設文明禮儀培訓課堂17次,組織安排各類文藝表演5場,組織開展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紀念活動1次,開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1次。擬定環境整治、移風易俗等規范性文件4個,并完成24個村(社區)村(居)規民約的制定。在疫情防控期間,全鎮累計共發動志愿者300余名,累計發放各類疫情防控資料1萬余份,每天每名志愿者至少走訪宣傳4小時以上,各村(社區)設立疫情防控志愿者卡點70個,成立志愿運輸隊24支,并同時建立黨員先鋒崗12個。
(記者 鄭紅均 朱貞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