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劉琴)近日,縣市場監管局組織“食安宣講隊”走進蔈草鎮生田村,在村委會廣場設立“田間課堂”,向村民傳授“辨假經”,提升農村消費者辨識假冒偽劣食品的能力。

活動現場設置了“真偽食品對比臺”,陳列“康帥傅”方便面、“粵力粵”餅干等仿冒商品與正品進行對比。工作人員從包裝印刷、商標標識、配料表內容等方面詳細講解辨別要點,指導村民通過觀察色彩清晰度、圖案完整性等細節識別真偽。針對農村地區常見的散裝食品和調味品,宣講人員重點介紹了“SC”生產許可證標識的重要性,提醒村民避免購買“三無”產品。
工作人員結合農村消費特點,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老年群體解析常見消費陷阱,強調“不貪便宜、不購三無、留存票據”的消費原則。通過展示過期食品篡改日期、劣質肉類冒充優質產品等典型案例,現場演示“望、聞、問、切”的實用辨假方法,增強村民的防范意識。
“這個醬油沒有生產日期,能不能買?”“不能買,肯定不能買,吃了要拉肚子了?!被迎h節,氣氛熱烈,村民積極參與問答。工作人員通過情景模擬,強化村民對無生產日期食品危害的認識,并告知維權途徑,提醒遇到問題及時拍照取證,撥打12315熱線投訴舉報。活動現場共發放科普手冊、面條、食鹽、環保袋等宣傳品3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60余人次。
“以前分不清真假,現在知道看標簽了?!贝迕駨埓鬆斈弥鴦倢W會的辨別技巧,連連點贊??h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把科普宣傳送到田間地頭,加大農村集市、小超市等重點區域巡查力度,推動形成“群眾監督+政府監管”的共治格局,筑牢農村食品安全防線。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