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
深刻回顧和闡述了“十四五”時期
我國取得的歷史性發展成就
科學擘畫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
為新征程上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會精神傳遍云陽大地
讓云陽干部群眾倍感振奮
對即將鋪展的“十五五”信心滿懷
大家紛紛表示
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推動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在云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縣商務委主任 胡金鳳

我們將聚焦“構建新發展格局 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核心精準發力。穩步建設新型消費引領區,圍繞“1136”工作思路,持續培育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加快打造面食美食地標城市,緊扣“1256”發展思路,深入實施“面食帶美食”五大行動。大力構筑內陸開放綜合樞紐,不斷強化外貿市場主體培育、開放平臺建設,做大開放經濟總量,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朋友圈。

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政委 周莉
縣生態環境局將緊扣全會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部署,結合云陽實際,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美麗云陽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九治”,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大氣、水環境質量,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續鞏固農村黑臭清零成果。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嚴格環境準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云陽貢獻力量。
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 秦國

我們將立足人居環境卓越城市定位,以“內涵深耕、價值引領”為內核,持續擦亮“上岸之城·心想事成”精神名片。以“超越常規、引領示范”的標準打造“三治三轉變”背街小巷標準化工作范式;以“高于標準、優于同類”的標桿精心打造環湖綠道美麗縣城標志性特色風貌名片;以“精益求精、勇立潮頭”的品質打造水系潤城城市典范;力爭在2026年創成中國人居環境城市綜合獎、2027年創獲聯合國人居獎,為建設“一地一標三區兩城”現代化新云陽貢獻力量。


鳳鳴鎮黨委委員、人武部長、副鎮長 王進
鳳鳴鎮將多維發力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見效。優化城鄉融合格局,依托世界地質公園“龍環線”節點和“云陽八絕”古村落資源,堅持以“一軸串聯、三區引領、五環并進、七園協同”為統領,高質量推進“云陽南山·城市田園”城鄉融合發展區建設。夯實產城融合基礎,推動服飾玩具、智能家居等產業提質增效。同步實施種畜、種苗、種魚“三大種業”工程。提升民生服務品質,優化三大特色商圈,積極打造“兒童友好型城鎮”,扎實推進區域公交一體化、污垃工程一體化等民生實事項目建設。
盤龍街道盤石社區黨總支書記 熊金安

我們將把全會精神轉化為實干擔當,團結帶領社區全體黨員,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創新。通過網格員常態化走訪,摸清居民在養老、托幼、城市治理、公共文化等方面的具體訴求,建好民生臺賬,確保工作靶向精準。緊盯“關鍵小事”,協調各方資源,在老舊小區改造、公共空間優化、困難群體幫扶等實事上持續發力,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強志愿服務隊建設,設立先鋒崗,帶動居民群眾一起動手,共建和諧美好的幸福家園。

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梨園校區)學生 唐鑫琳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將把全會精神變成前進的動力。在專業深耕中筑牢成才之基,緊盯學科前沿和國家需要,把知識學系統、學扎實;在科研攻堅中錘煉突破之力,不怕科研難題,主動觸碰關鍵技術的“硬骨頭”;在融入大局中踐行報國之志,積極參與“三下鄉”等社會實踐,用實際行動把個人理想和國家需求融合在一起,讓青春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