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劉婷)近日,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龍飛,又來到云陽縣華艾珍品科技(重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艾公司),一頭扎進實驗室內,就新研發的一個艾草新產品,進行藥效的測試。
“目前,我們的艾草產業鏈,已集聚起像龍飛這樣的教授級專家20余位。”華艾公司董事長徐靖雯說,這些教授已幫助我們建起良種繁育、標準化種植、技術推廣、產品研發、精深加工、國內外貿易、終端連鎖于一體的艾草產業鏈。

10年前,在外創業成功的徐靖雯,回到家鄉云陽,流轉荒坡地,種植艾草,并創辦起華艾公司,進行艾草從種植到加工的創業。
“艾草產業要高質量、高效益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徐靖雯說,“我一個農家女,沒有多少知識,只有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

艾草品種的優良,對艾草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徐靖雯首先找到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院長陳大霞和她的科研團隊,進行品種選育的合作,成功選育出蕓陽徐艾1號、蕓陽徐艾2號品種,并通過了重慶市級審定。這1號品種的艾葉畝產量,比川渝地區的老艾葉品種畝產量高出了17.3%,2號品種艾葉的桉油精含量,高于《中國藥典》3.6倍。

在艾草產品研發和深加工上,華艾公司找到成都中醫藥大學的鄧放、龍飛團隊,進行深度合作,研發出艾草抗(抑)菌制劑、艾草妝字號產品等。徐靖雯說,在教授們的努力下,目前公司研發出、并推向市場的艾葉新產品,已有6大類、60余個全譜系產品。這些新產品都很受市場歡迎,其中一款產品的年銷售量,就達1000多萬元。除在國內主要大城市有市場外,還走進了日本、馬來西亞等國際市場。

在賦予小艾草科技創新力量中,華艾公司建起了自己的實驗室,并不斷引入專家教授來三峽庫區,圍繞艾草進行科研和創新。徐靖雯說,目前,她的公司已與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南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近10所大學和科研院所進行深度合作,20余位教授參與到她的艾草產業鏈發展中來。在這些教授專家的助力下,公司已獲得8項發明專利,建立起20個艾草產品標準。并與西部(重慶)科學城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聯合,建立起艾草基因科創中心。

有了20余位教授專家的助力,華艾公司的艾草全產業鏈也穩定發展起來。徐靖雯介紹,目前公司已在三峽庫區內建起了8000畝的優質仿野生艾標準化種植核心示范基地,帶動周邊農民種植起3萬畝。而這條產業鏈,正在向大健康產業延伸。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