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盒藥,現金支付一個價,醫保刷卡卻是另一個更高的價。這種荒誕的“陰陽價格”現象,正悄然侵蝕著醫保制度的公信力。日前,國家醫保局發布通知,向這一亂象亮出監管利劍,要求嚴肅查處定點藥店的歧視性定價行為。這不僅是對市場亂象的精準糾偏,更是一場捍衛醫保制度、重塑信任基石的關鍵戰役。
“陰陽價格”的本質,是對醫保制度的背叛和對參保人權益的公然侵犯。醫保制度的核心是“互助共濟”,旨在減輕民眾的醫療負擔。然而,“陰陽價格”卻將醫??ㄗ兂闪恕疤醿r卡”,讓惠民制度淪為部分藥店牟利的工具。這種行為不僅直接掏空了參保人的個人賬戶,更蠶食著寶貴的國家醫保統籌基金——這筆錢是全體參保人的“救命錢”,絕不容許被如此“跑冒滴漏”。
更深層次看,“陰陽價格”撕裂的是醫保制度與民眾之間的信任契約。當參保人發現,自己按時繳納的醫保費換來的不是優惠,反而是“高價”的“特殊待遇”時,他們對醫保制度的信賴感便會動搖。重慶鄧女士“醫保26元,現金18元”的遭遇,以及網友“要醫保干嘛”的詰問,正是這種信任危機最真實的寫照。長此以往,不僅會挫傷民眾的參保積極性,更會動搖整個醫保體系賴以生存的群眾基礎。因此,整治“陰陽價格”,是關系到醫保制度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陰陽價格”的產生,既有藥店逐利的“主觀惡意”,也折射出制度運行中尚待彌合的“客觀裂痕”。部分藥店將醫保結算周期長、資金墊付壓力大等運營成本直接轉嫁給參保人,是典型的短視和不法行為,必須嚴懲。但我們也不能忽視,這些“客觀裂痕”確實為亂象滋生提供了土壤。
此次國家醫保局的《通知》,展現了標本兼治的決心。一方面,通過自查自糾、數據篩查、飛行檢查等雷霆手段,形成強大震懾,這是“治標”之策。暫停結算、追回基金乃至解除協議等嚴厲罰則,明確傳遞出“醫保基金是高壓線,觸碰必被電”的強烈信號。
更為關鍵的是,《通知》著眼于長效機制的構建,這才是“治本”之道。其中,“持續用好藥品比價小程序”和“推進量價比較指數應用”兩項舉措,尤具遠見。這不僅是簡單的信息公開,更是試圖通過技術賦能,重構藥品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藥品比價小程序打破了信息不對稱,將定價權交還給消費者,通過手機“貨比三家”,倒逼藥店回歸公平競爭,極大壓縮“陰陽價格”的生存空間。而“量價比較指數”的應用,則是從宏觀層面為藥價套上“緊箍咒”,通過大數據分析建立價格監測預警線,讓醫保管理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干預,實現基于數據的精準監管。
有效鏟除“陰陽價格”的土壤,需要多方協同發力。醫保部門應加速推進醫保基金的即時結算改革,從根本上緩解藥店的資金壓力,消除其違規漲價的動機。市場監管部門也應加強聯動,對價格欺詐行為依法予以重罰,形成監管合力。
同時,廣大參保人不僅是醫保制度的受益者,也應成為積極的監督者。購藥時多一份細心,核對價格,善用比價工具;遭遇不公時多一份勇氣,保留證據,及時舉報。當每一位參保人都成為守護醫?;鸬摹吧诒?,違規行為便無處遁形。
歸根結底,醫保的每一分錢,都承載著民生的溫度與厚度。嚴打“陰陽價格”,守護的是百姓的“錢袋子”,更是守護醫保制度的公信力和生命力。我們期待,隨著監管的持續深化和長效機制的不斷完善,定點藥店能真正回歸其服務窗口的本分,讓每一位參保人都能享受到公平、透明、實惠的購藥服務,讓醫保的陽光真正溫暖每一個需要它的人。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