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映岸線,舊貌換新顏。曾經因私自修建、污水直排、超規作業等問題被中央環保督察點名的高陽鎮鎮瑛碼頭,如今已實現生態蝶變,成為展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靚麗窗口,一幅嶄新的生態畫卷正在這里徐徐展開。

(整改前的鎮瑛碼頭)
走進如今的鎮瑛碼頭,江岸線平整自然,新種植的樹木花草煥發勃勃生機,碼頭作業區整潔有序,車輛貨物往來規范。然而一年多以前,它卻是被中央環保督察點名的“問題碼頭”。2024年,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現,鎮瑛碼頭私自修建下河道路侵占岸線,存在污染防治設施不到位、污水直排,超規劃泊位作業等問題,整改迫在眉睫。

(整改后的鎮瑛碼頭)
“針對督察反饋問題,我們成立了由縣委常委牽頭的整改工作專班,制定專項整改方案,明確交通、環保、水利、規資、林業、屬地政府等多部門職責分工,確保整改任務到人、時限到點。”縣交通運輸委規劃管理科副科長郎樹華表示。
鎮瑛碼頭私自修建下河道路侵占岸線是此次整改工作中一個難啃的“硬骨頭”。這條位于1#泊位旁的道路屬企業未批先建,嚴重影響了河道行洪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相關規定,縣水利局依法對企業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拆除并恢復河道岸線原貌。最終企業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了拆除,并同步開展生態修復。

(整改后的鎮瑛碼頭)
整改實不實,細節處見真章。在鎮瑛碼頭,當運輸車輛經過時,現場霧炮機不停轉動,進出的運輸車輛不再是蓬頭垢面,洗車污水沿著污水渠流入專業處理池,進一步提升了污染防治能力。“我們對拆除區域進行了全面復綠,面積約5000平方米,新增霧炮機20余臺、防塵網300余米,”碼頭現場負責人陳再全指著眼前的綠地說,“現在整個碼頭的面貌和管理水平都有了質的提升。”
整改之后,如何確保成效持續鞏固?針對“超規劃泊位作業”的問題,我縣采用“人防+技防”雙模式,打出監管組合拳。一方面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另一方面搭建信息化監管平臺,通過安裝監控攝像頭并接入系統,實時記錄碼頭作業行為,扭轉了“人到查、人走亂”的被動局面。

(整改后的鎮瑛碼頭)
陳再全坦言,“這次整改是一次深刻的教育。現在碼頭環保設施更完善、管理更規范、環境更美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保護修復長江流域江河岸線,守住“生態空間”,事關國家生態安全大局。針對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的鎮瑛碼頭的3個問題,我縣科學制定10條整改措施,現已全部完成。

(整改后的鎮瑛碼頭)
江水奔流,綠意綿延。如今的鎮瑛碼頭,不僅解決了“老毛病”,更煥發了“新氣象”,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同并進。下一步,云陽將繼續落實定期巡查制度,用好信息化監管平臺,聯合多部門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長效監管機制,確保碼頭作業規范、安全、高效,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筑牢生態屏障。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