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曾麒麟 實習生 熊睿)隨著夏季氣溫升高,蚊蟲活動愈發頻繁,由伊蚊傳播的基孔肯雅熱成為當前需要重點關注的傳染病。如何有效預防基孔肯雅熱?科學防蚊是關鍵。針對公眾關心的日常生活防護、環境治理、被感染后該如何做、哪些藥物不能亂吃等核心問題,記者專訪了縣內相關專家,為大家解讀基孔肯雅熱的防控要點,助力公眾科學防范。

專家指出,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核心在于切斷蚊蟲傳播鏈,避免被蚊蟲叮咬是最有效的方法。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外出時盡量穿著長袖上衣和長褲,減少皮膚暴露;有條件可使用 0.5% 氯菊酯處理衣物,增強驅蚊效果;居家時確保門窗安裝紗窗紗門,夜間睡眠使用蚊帳,從物理層面阻斷蚊蟲接觸。
“如果感染了基孔肯雅熱,一般建議多臥床休息,因為病毒會導致關節疼痛,劇烈活動會加重承重關節的負擔。”云陽縣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陳露詳細介紹了感染后的護理要點,“其次要注意多飲水,尤其是發熱或高熱出汗的患者,需通過飲水補充水分,但有心衰、腎衰等基礎疾病的患者,飲水量一定要嚴格遵醫囑。此外,還應多進食富含維生素和高蛋白的食物,為身體提供充足能量,助力恢復。”

陳露特別提醒:在未明確排除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類似傳染病前,患者一定要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這類藥物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市民若出現突發高熱、關節劇烈疼痛,或皮疹等癥狀,應立即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并主動告知醫生近期蚊蟲叮咬史及外出史,便于及時診斷。
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關鍵在于做好個人防護和環境清理。記者從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目前我縣無基孔肯雅熱病例報告,且各項防控工作正有序推進,多措并舉筑牢疫情防線。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丁功偉介紹:“我縣成立了蚊媒傳染病防控工作專班,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感染’的防控策略,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系統性培訓及愛國衛生運動,緊盯老舊小區、城鄉結合部居住區、建筑工地、地下車庫等重要區域、重點場所,多輪次開展‘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蚊蟲孳生地清理,深化環境整治,全面筑牢愛國衛生運動防線。”
以此同時,依托“社會?渝悅?疫智防控”數字化平臺,我縣主動強化蚊蟲密度監測預警,每日選取4個鄉鎮街道開展多點位伊蚊密度監測,建立日調度日評估機制。一旦發現監測指標超標,立即組織街道社區開展精準消殺,做到快速響應、靶向處置。此外,衛生、住建、教育等多部門已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強化防疫物資儲備,并通過網絡媒體、廣播等多種渠道開展健康宣教,持續提升群眾防護意識。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