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王維立)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桑坪鎮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創新實施“企業+集體經濟+農戶”聯動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黑木耳特色種植產業,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支點。

在桑坪鎮久豐農業食用菌基地,全自動化的黑木耳菌袋生產線高效運轉。曾經外出務工的大樹村村民黃陪秀,如今在家門口就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回老家來木耳廠干活,一個月能掙2000多塊錢,感覺很舒服。”黃陪秀的轉變,正是該鎮產業發展惠及農戶的縮影。

據了解,該模式由云陽縣久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提供資金保障與核心技術,桑坪鎮桑坪社區以土地、設施等資源集體入股,當地農戶則通過進入基地務工獲得穩定收入,形成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桑坪社區黨支部書記毛鳳玲介紹,社區通過入股企業,每年可獲得2萬元固定分紅。“這筆錢70%用于改善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30%作為福利發放給居民。”她特別強調,該基地更直接解決了社區30多位居民的就業問題,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可觀收入。

目前,久豐農業食用菌基地常年種植黑木耳達350萬椴,年產優質干木耳超過200噸,年產值已突破3200萬元。基地每個季度可為桑坪社區及周邊村社提供300多個穩定的務工崗位,讓眾多農戶實現了穩定增收。

一朵朵看似不起眼的黑木耳,不僅做大了桑坪鎮的產業規模,更織就了一條聯結企業與農戶、助力共同富裕的堅實紐帶。云陽縣久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盧偉表示,未來公司在保障產品品質的基礎上,將著力打造自有品牌,并與陜西師范大學合作研發納米富硒黑木耳等新產品,持續推動黑木耳產業做大做強,帶動更多鄉親增收致富。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