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wǎng)訊(通訊員 鄭四川)在煙火與溫情交織的民生畫卷中,云陽縣民政局服務類社會救助項目再添溫暖筆觸。近日,項目社工團隊走進盤龍街道永安村,為20余名70歲以上獨居、困境老人,以及低保、特困救助對象送上飽含關懷的愛心午餐(土豆燉排骨),以舌尖溫度傳遞民生關懷,用實際行動繪就社會救助的動人圖景。
晨光熹微,社工與志愿者已載著精心籌備的排骨、五花肉、土豆等食材奔赴永安村。活動現(xiàn)場,分工協(xié)作的場景如同一幅動態(tài)的市井長卷:熱心村民俯身撥弄柴火,躍動的火苗映紅臉頰,似在為溫暖“蓄勢”;專職社工化身愛心小廚,手持利刃,利落切肉,案板上的節(jié)奏宛如生活的鼓點;志愿者圍坐在老人身邊,閑話家常間,將民政惠民政策化作春風細雨,浸潤心田。鍋碗瓢盆的碰撞聲、歡聲笑語的交談聲,交織成一曲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協(xié)奏曲,氤氳著融融暖意。
深知困難群體飲食需求,社工與志愿者在烹飪環(huán)節(jié)傾注巧思。以“軟爛入味、少油少鹽”為準則,菜肴經(jīng)過精心烹制,將對長者的呵護藏于食材的軟爛中,融于調(diào)味的分寸里。當正午的陽光灑落,灶臺上的鐵鍋沸騰翻滾,香氣四溢的“土豆燉排骨”新鮮出鍋,醇厚的香味裹挾著關懷,彌漫在村落上空,引得老人們翹首以盼,眉眼間滿是期待。
分餐時刻,溫情流轉(zhuǎn)。社工與志愿者將熱氣騰騰的飯菜小心盛進餐盒,遞到老人手中時,一聲聲“慢慢吃,別燙著”“不夠隨時添”的叮囑,如春日暖陽,直抵心間。今年 78歲的冉爺爺接過餐盒,嘗下第一口軟糯的土豆,眼眶瞬間濕潤:“這味道,比自家做的還合胃口,心里頭暖和得很!”話語質(zhì)樸,卻道出了助餐服務最真摯的回響。
此次助餐行動,不僅是物質(zhì)幫扶的生動實踐,更是社會救助從物質(zhì)保障到精神慰藉升級的縮影。餐盒傳遞的不僅是美食,更是跨越代際的牽掛、社會對弱勢群體的守護。未來,云陽縣民政局將持續(xù)深化“物質(zhì)+服務”救助模式,拓展服務維度,在關愛困境群體的道路上步履不停,讓更多困難群眾在社會救助的暖陽下,感受生活的美好與希望,共同書寫民生幸福的嶄新篇章。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