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
西南大學科研人員
在長江支流湯溪河流域
開展水生生物資源監測和生態環境調查工作
為長江禁捕效果評估提供科學數據支撐
湯溪河是長江一級支流
全長90公里
在湯溪河江口鎮段
科研人員采取科學捕撈的方式
開展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工作
摸清湯溪河生物多樣性家底
根據監測
該河段已記錄到32種魚類
其中包括7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重口裂腹魚
監測隊員周鈺鵬介紹:
“重口裂腹魚和齊口裂腹魚是長江上游特有魚類,
可作為水質監測的指示物種。
本次調查還發現了切尾擬鲿、寬口光唇魚等本土物種,
以及翹嘴鲌、團頭魴等經濟魚類。”
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實施以來
長江云陽段生態環境逐步改善
數據顯示
除重口裂腹魚等瀕危物種種群數量有所恢復外
長江鱘、胭脂魚等珍稀物種的出現頻率
也有所提升
云陽還通過實施增殖放流、退捕漁民轉產轉業
智慧監管等綜合措施
加強水域漁業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目前
長江云陽段已監測到150種魚類
水生生物資源量較禁捕前明顯增加
魚類種群結構也有所改善
長江鱘、胭脂魚、巖原鯉等
珍貴瀕危物種漁獲比例增高
自禁漁以來
云陽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
精準打擊非法捕撈行為
通過采取“生態損害賠償+行政處罰”模式
對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進行處理
當地司法部門還簽發了重慶首份
針對長江鱘、鳤魚的《司法保護令》
為珍稀魚類保護提供法律保障
云陽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當前監測數據表明
水生生物多樣性呈恢復趨勢
重點保護物種數量有所增加
但生態系統完全恢復仍需持續努力
記者 譚啟云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