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吳迎花)當前正值春播關鍵時期,我縣以農業現代化為引擎,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機械化種植,將創新種植模式與先進機械化技術深度融合,為農民開辟“一季雙收”的增收新路徑。
在南溪鎮紅巖村,一臺播種機穿梭田間,成為春播圖景中的“主角”。記者現場看到,播種機精準控制行距、株距,玉米與大豆種子按照科學比例同步播撒,全程高效、均勻。
“以前人工種植的話,一天一畝至少要100元到200元的工錢,現在機播一畝基本上就是80塊錢。”南溪鎮種植大戶陳昌民告訴記者,“以前人工播種一天最多一個人兩畝,機播一天能完成50畝左右,不僅人工節省了,種子播撒也更加均勻。”
今年,我縣還引入北斗農機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該系統依托北斗衛星導航,為農機提供高精度定位與導航,實現作業路徑自主規劃與精準執行。陳昌民表示:“這套系統有效減少了不必要的路徑行駛和對土地的重復作業,大幅降低了農機裝備的燃油消耗和種肥的浪費,進一步降低了作業成本。”
據農業技術人員介紹,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通過科學配比,利用玉米與大豆的“空間互補”特性,在保證玉米產量的同時,額外增收一季大豆。機械化作業進一步放大了這一優勢。南溪鎮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機械化種植模式可使每畝地減少人工成本約120元,同時通過科學配比種植,實現‘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每畝綜合收益提升超150元。”
據了解,今年我縣計劃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機械化種植面積超3000畝。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