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人,深耕教育領域二十余年,始終秉持著職業操守和教育初心,在悉心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把如何推動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協同育人的問題放在心頭,用實際行動展現一名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風采。他就是縣青龍小學校長、人大代表李勇。
在李勇的課堂上,云陽豐富的歷史與文化總能成為他教學的生動素材。他堅信,文化自信是民族精神的基石,而對家鄉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認同則是這份自信的源頭。因此,他總是巧妙地將云陽的文化歷史融入教學之中,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從而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
“我們云陽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把這些歷史文化融入到我們平常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來提高我們孩子的文化自信,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李勇說道。
為深化歷史文化教育,李勇積極促成縣青龍小學與縣博物館的戰略合作,建立了“館校合作教聯體”。通過師資培養、送課到校、課程建設和研學實踐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動云陽的歷史文化教育深入校園、課堂。學生們不僅能在教室里聆聽歷史博物館老師的精彩授課,還能親身走進博物館,近距離觀賞歷史文物。
“學校不僅邀請博物館的老師為我們授課,還組織我們去博物館參觀歷史文物。這讓我更加了解中華歷史的發展進程,并深刻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學生黃祉棋說道。
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李勇還十分關心他們的課后生活和健康成長。他通過開展家長座談會等形式,與家長面對面溝通交流,全面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情況。這一舉措不僅增強了家校之間的聯系,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家長杜小英表示:“參加學校家長座談會能讓我們更加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身心健康狀況,有助于家校共同維護學生的健康成長。”
作為人大代表,李勇深知民主意識的培養對于青少年的成長至關重要,于是,他積極推動學校學生民主思想的培養工作,通過少代會等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決策過程。以此來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在今年兩會期間,李勇計劃提出“充分調動我縣平臺資源,助力青少年鄉土歷史文化教育”的建議。他希望通過這一建議推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到青少年教育事業中來,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共同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李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為全縣教育的發展而不懈努力。他說道:“在未來,我將一如既往地堅守教育初心,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更加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為全縣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記者 吳迎花 實習生 向鵬城)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