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情況十分危急!”前不久,在水口鎮夜合村,76歲的楊大爺在家中突發胸悶、心疼。緊急情況下,其家屬迅速將楊大爺送往村衛生室。
村衛生室杜醫生接診后,詳細詢問楊大爺病情并監測其生命體征,初步確診為心臟急癥,當機立斷給楊大爺進行了心電圖采集,并通過心電一張網傳輸到縣人民醫院心電診斷中心。平臺姜醫生3分鐘內作出診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隨后,姜醫生立即向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報告。
“在與村衛生室取得聯系后,我們率先對病人情況進行分析,遠程給予口服‘心梗一包藥’的指導救治,同時與患者家屬溝通救治事宜,并通知120調度中心調配就近120救護車轉運。”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李倫介紹說,醫院胸痛中心還緊急開通了急診綠色通道,提前為患者辦理了住院手續,并同步啟動導管室,做好手術準備。
轉運途中,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同杜醫生緊密聯系,實時監測楊大爺的病情變化,根據病情,隨時調整用藥。到達醫院后,楊大爺被送入介入室接受手術治療。“患者從送入村衛生室到手術順利結束,總用時不到2小時,極大程度避免了患者的死亡風險。”杜醫生回想起當時情形,慶幸有了“心電一張網”,讓村衛生院與縣人民醫院高效聯動、環環相扣、無縫對接,這才能及時搶救患者生命。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群眾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自2022年起,我縣率先在全市啟動“心電一張網”建設,探索實施全市首個鎮村全覆蓋的“心電一張網”改革,推動心電診斷數據市、縣、鎮、村四級貫通,建立縣、鄉、村三級心血管疾病救治體系,促進農村居民就近享受市、縣醫療機構遠程心電診斷及縣、鄉、村轉診救治服務。
具體改革措施是由縣人民醫院牽頭,聯合縣內各醫療機構,建設全縣“一體化”綜合心電診斷中心,集成心電圖采集、傳輸、存儲、分析和會診等系統功能,讓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心電圖數據能實時傳輸,并進行遠程會診;開發“心電一張網”醫生端APP,采集患者的個人信息、心電圖信息、初評意見等實時上傳,密切關注縣域心臟疾病患者的健康信息;構建“1+44+N” 的“心電一張網”運行架構,建立胸痛中心聯盟和120急診急救體系運行機制。
“我們醫院負責設備投入,基層醫療機構負責日常運營,前期安排了專項資金300余萬元,為全縣基層醫療機構及村衛生室統一采購、配備可穿戴式心電監測設備500臺,覆蓋全縣42個鄉鎮街道、382個村衛生室,在全市率先實現心電診斷設備全覆蓋到村。”縣胸痛中心聯盟主席、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梅光艷介紹道,目前“心電一張網”運行機制已完全成熟,對采集的非危急心電圖,由當地村醫或衛生院隨時與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保持聯絡,第一時間進行救治;對危急值心電圖,縣人民醫院也能通過APP信息采集,主動聯系到患者及村醫,從源頭關注患者的動態病情。
“今年9月的時候,黃石鎮有位譚大爺的心電圖發出了危急值心電圖警示,檢測到數據一有變化,我們就聯系到了黃石鎮衛生院,經確認,患者當時已經呈現出‘急性前壁、前間壁、側壁心肌梗死’,醫院立馬開啟急診綠色通道,經過一個半小時時間的緊急治療,患者才安全返回監護病房。”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李倫說,譚大爺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現了我縣“心電一張網”的救治效率和社會價值。
據介紹,“心電一張網”自建設以來,我縣心電檢查覆蓋率由改革前的9.86%提升至100%,在全市率先實現全覆蓋。自運行以來,累計完成遠程心電診斷6000余例,高效處置危急預警心電圖1075例,挽救心肌梗死200余例,早期及時發現房顫患者180名,有效識別并成功干預防范潛在的心梗危機、心律失常、卒中發生。(記者 張揚鳳)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