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和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入推進社會風險管控、社會穩定、應急管理、司法體制綜合配套、執法司法監督等方面改革,謀劃了一批具有綜合性牽引性的重大改革項目,破解了制約平安穩定、執法司法整體效能提升的體制機制障礙,提升了我縣政法維穩部門應對突發敏感案事件能力水平。2023年云陽縣獲評平安重慶建設優秀區縣,全縣群眾安全感、政法隊伍滿意度、司法公信力分別達98.30%、97.81分、97.63分。
堅持除險固安
持續優化平安風險閉環管控措施
堅持把平安云陽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進,迭代升級平安穩定風險閉環管控體系,面上管控能力持續提升,2023年平安建設“一表四單”綜合成績列全市第8位,今年二季度穩定清單1個問題整改案例納入市級清單示范榜。健全完善平安建設“領導小組+專項組+工作專班”組織體系,落實風險“日研判、周分析、月綜述”和提級調度機制,健全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聯防聯控等重點人員管控機制,重精患者6項業務指標保持全市前列。持續推進線上線下“雙網格”改革,依托141智治平臺和矛調系統,充分發揮網格末梢、探頭作用,排查發現矛盾糾紛化解率96%,有力確保風險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化解得了。
聚焦難點問題
持續提升維護社會穩定能力水平
迭代升級“群眾信訪問題清單”工作機制,高質量辦理市級群眾信訪問題清單26個、縣級清單29個,2個問題整改案例納入市級清單示范榜。依法筑牢矛盾糾紛源頭治理防線,健全落實矛盾糾紛“四級聯排聯調”“三排一單”矛盾風險排查預警機制,調度指令處置為“優”的比例排名全市第一。不斷強化基層感知能力建設,建立夜巡助手、零距離處警、背包警務、熟人勸和等多元化工作機制,將網格力量、商鋪老板、治安積極分子等納入“五級聯動”力量,充實完善公安巡防隊伍,科學劃定40條必巡線、256個必巡點,構建點線面均衡布局、網上網下交匯融合、打防管控一體化機制,今年以來,我縣刑事、治安、街面九類警情同比分別下降66.7%、20.9%、28.6%。
守住安全底線
持續彰顯應急救援服務保障作用
深化應急救援體制機制改革,形成“1+5+37”應急救援指揮體系,推動43支救援隊伍實現數字化救援全覆蓋;不斷優化人員結構,組織280名應急指揮員開展救援指戰能力提升專項培訓,提升應急救援指戰員綜合應急處突能力。深耕消防救援隊伍指揮控制、作戰力量、作戰保障“三大體系”建設,提升全天候、全地域、全災種救援能力,在基層末端消除火災隱患1.1萬余條。推動危化安全監管向事前預防轉型,建立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雙重預防機制和事前閉環治理的風險干預機制,指導督促55家危化企業建立健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機制,提升企業安全管理能力。以數字化推進防汛抗旱“統、防、救”改革,實時啟動“市管領導下沉包干、黨政負責人專項部署,分管負責人帶頭落實”防汛防地災戰區工作制,對181座水庫大壩、72座水電站、235個山洪災害危險區等重點部位防汛“三個責任人”進行掛牌公示,落實989名“四重”網格員和788名村社地防員,形成聯防聯控工作格局。成功應對“7·11”特大暴雨洪澇災害,全力做好了搶險救援、災后安置、恢復重建等工作。
扭住關鍵環節
持續推動執法司法權力公正高效權威運行
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形成以“市場監管、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城市管理、生態環境、文化旅游、應急管理”+鄉鎮(街道)1支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的“7+1”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實現行政執法隊伍種類精簡比例50%。建立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1+4+N”工作閉環機制,通過“執法+監督”數字應用辦理行政處罰案件1800余件,案卷評查質量居全市第6位。推動輕罪治理體系建設,將矛盾糾紛化解、釋法說理、追贓挽損、訴源治理貫穿檢察辦案全過程,制定《關于辦理輕微刑事案件賠償保證金提存制度暫行辦法》,構建起賠償保證金提存制度。制定《云陽縣關于輕微刑事案件開展不起訴社會志愿服務的實施意見》,推動“不起訴+社會志愿服務”工作落地。
恪守公平正義
持續健全執法司法制約監督機制
制定政治督察、紀律作風督查巡查、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嚴格執行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等辦法細則或實施意見,嚴肅查處政法單位人員違紀違法行為,制發《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政法領域執法司法制約監督制度機制建設的意見〉任務分解方案》,明確政法干警權力和責任清單,細化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實施辦法、案件質量考評標準、執法質量考評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執法司法職責任務。出臺《推行刑事案件統一審核統一出口工作實施意見》等文件,全面加強政法機關之間的制約監督,形成政法各單位之間分工負責、各司其職、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同時,廣泛接受外部監督,在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統一設立“代表委員聯絡站”,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入站開展監督工作。
云陽縣將持續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持續深化平安法治領域改革,不斷增強群眾安全感、政法隊伍滿意度、司法公信力,為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現代化建設創造一個和諧、穩定、安全的社會環境。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