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縣中醫院婦產科一直以“做好女性健康的守護者”為治療理念。近年來,醫院一直堅持把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優化打造特色專科,在婦女健康管理診療方面下足功夫,發展成如今以中醫為本、中西醫并重,具有鮮明中西醫結合特色學科的綜合性科室,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中西醫結合發展的道路。
該院婦產科成立于1985年,經過多年的發展,現有醫護人員21人、婦產科中醫綜合理療室2個,診療范圍覆蓋婦產科各個領域。其中,科室以痛經、盆腔炎、絕經前后諸證(更年期綜合征)、異常子宮出血、月經失調為優勢病種,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下,用一個個鮮活的實例證明了其出眾的中西醫結合療效,贏得了病人的信任和贊譽。
十余年頑疾困擾 個性化定制中藥熏蒸
“痛了十多年了,沒想到兩個療程治療完就緩解了。”今年32歲的沈女士自20歲起就有隨月經周期規律性發作的小腹疼痛、月經周期不規律等問題,疼痛發作時嚴重影響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服用止痛藥物進行止痛治療。一年前,沈女士因婚后備孕來到醫院調理身體后才開始規律性診治,此前并未重視。
來到婦產科后,縣中醫院婦產科主治中醫師廖建美為其接診。“沈女士到我們科室后,我們通過中醫辨證施治發現她怕冷,四肢冰涼,舌暗紅,苔薄白,是寒凝血瘀證。”廖建美介紹,“沈女士的月經周期、經量都有問題,綜合考慮到她的個人情況后,對她予以少腹逐瘀湯加減調理,配合中醫中藥外治、中藥熏蒸、灌腸、艾灸等進行治療。”治療2個療程后,沈女士痛經癥狀明顯好轉,月經周期也逐漸恢復了規律。
“平時一直都沒有在飲食上忌口過,覺得痛經也不是很嚴重的事情,就沒有重視,沒想到治療很簡單有效。”沈女士說,“現在我每次經期前一周都會來醫院做中藥熏蒸,護士把相應的藥方封在里面,熱敷在肚子上用儀器一直熏烤著,這個過程比較舒服,也很好堅持。”
據了解,縣中醫院婦產科始終踐行“個體化治療”,以辨證施治為原則,因人、因地、因時論治,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每次為患者量身定制開具處方,充分調動人體自身防病治病機制,讓人體的失衡狀態調整到較好水平,依靠了傳統中醫辨證施治及現代醫療設施和先進技術,做到1+1>2的效果,為廣大女性提供更優質、更高效、更全面的醫療服務。
“我科同時具有規范的不孕癥中西醫結合診治體系,獨創了中藥助孕方、促排卵方辨證施治。”縣中醫院婦產科主任葉靜表示,科室結合針刺、穴位埋線促排卵、中藥灌腸、中藥熏蒸、隔物灸,不僅可以改善盆腔及輸卵管的環境,還可以有效提高受孕率,目前已成為我縣中醫婦產科的專科特色。
激素紊亂 特色化治療標本兼治
提到更年期綜合征,大家并不陌生。在中醫診療中,它還有另一個名字——絕經前后諸證。絕經前后諸證(更年期綜合征)大多出現在40歲以上的女性群體間,其典型癥狀主要表現為月經紊亂或絕經后伴有潮熱、心悸、抑郁、焦慮或情緒不穩定等。
前段時間,縣中醫院婦產科便迎來了一位深受更年期困擾的女性患者。了解到病患癥狀后,中醫師通過中醫的望、聞、問、切以及激素水平監測報告,確診了左女士的病情,并為她開具了治療方案。
“左女士今年54歲,3年前她在我院確診了子宮肌瘤,經單孔腹腔鏡下行全子宮+雙側附件切除術進行了切除。術后半年內,左女士經歷了體內的激素上升,導致了原有的更年期癥狀加劇,開始出現盜汗、失眠、記憶力減退、腰膝酸軟等癥狀。”縣中醫院婦產科主治中醫師廖建美介紹,經診斷,左女士為腎陰陽兩虛證,予以二仙湯合二至丸加減調理,調理半月后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之后患者每年于該院間斷服用中藥調理身體。
目前,左女士身體恢復良好,配合口服養心、安神等中藥的同時,其焦慮、易怒的不良情緒也緩解了不少。左女士說:“更年期癥狀在我絕經前就出現了,三年前體檢的時候發現肌瘤長大了,就在中醫院做的腹腔鏡手術。術后一直覺得睡眠不是特別好,也容易激動,就來醫院進行了中藥治療。治療了大概一個月,我的癥狀就全消了,至今沒有復發。我覺得效果還不錯,治標又治本。”
廖建美介紹,中醫治療婦科疾病是以整體觀、辨證觀為指導,根據疾病的不同癥候,個體的體質,不同的時令、地域等分清疾病的寒、熱、虛、實,進行辨證施治,從調理臟腑氣血、平衡陰陽入手,從病根上實行標本兼治,徹底解決潛在隱患。
展望未來,該院婦產科主任葉靜表示,科室今后將繼續懷著至誠之心,為患者做好服務,始終將關愛女性健康作為科室努力的目標及服務的宗旨,初心不改,砥礪前行,為廣大女性朋友提供更優質的中醫藥健康服務,滿足現代化、多層次、個性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記者 曾麒麟 洪琳)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