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周光清 曾麒麟)“走哦,老頭兒,搞快點,村晚開始了喲。”近日,在平安鎮忠誠村,一場別開生面的“村晚”拉開序幕,村民江學碧忙著看“村晚”趕頭席。露天壩里,小方看臺上,各式節目輪番登場,臺下1000余人圍坐一堂,看“村晚”,吃團圓飯,喜氣洋洋過新年。
音樂一響,好戲登場,唱的是身邊事,說的是鄉里情。自編自導自演的小品《重慶人逛北京》展現重慶方言特色,詼諧幽默,趣味十足;武術表演盡顯巾幗英氣;雜技表演驚險刺激,一招一式令人大飽眼福……村民們圍坐一堂,現場喝彩聲、掌聲、歡笑聲此起彼伏。
臺上的表演一邊進行,臺下的菜品也陸續上桌。粉蒸羊肉扣碗、酥肉湯、炸酥魚……一道道鄉村風味菜肴色彩鮮艷,香味誘人。村民們邊看表演,邊品美食、嘮家常,訴說濃濃鄰里情。“這些節目都很接地氣,我們村里自己編排的節目。菜也很好吃,完全是家鄉的風味,讓我們外出務工人員感受到滿滿的歸屬感。”村民江曉松說。
在“村晚”現場,忠誠村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忠誠村黨支部工作,進行了村集體經濟分紅,并對2023年度“種植大戶”“最美清潔戶” “孝老敬親模范”等18名代表進行頒獎,對長壽老人、特困人員等發放了紅包,進行了慰問。
“‘村晚’能讓我們忠誠村的老百姓凝聚到一起,讓原先在外不認識的人變得相互認識。讓在家的老年人有矛盾不能化解的得到化解。”忠誠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曾以兵表示,今年是平安鎮忠誠村第三屆“村晚”,今年村集體經濟掙了錢,要紅紅火火辦起“村晚”來,讓大家伙感受濃濃的過年味,緊緊團結起來。
從曾經有名的“七溝八梁九面坡”貧困村,到如今“集體經濟領了先”,近年來,忠誠村通過招商引資,逐漸形成李子、枳殼兩大主導產業,構建起“高山李中山橘溝邊魚散花地”的產業格局,人均收入從6000元提升到一萬元以上,2023年村集體收入近10萬元。“預計新的一年,光伏產業啟動后,我們村村集體經濟還將達到20萬元。”曾以兵說。
本次農民“村晚”,以鄉村為主體、以農民為主角。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和鄉味十足的表演方式,充分展示了農民精神新風貌、農村生活新變化、鄉村振興新氣象。“現在日子越來越好啦,沒想到家門口就能看到村晚,希望以后能多辦這樣的活動。”村民康文菊在臺下看得開心。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