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建設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現代化新云陽的起步之年。即日起,云陽縣融媒體中心推出《盤點開局年》系列報道,盤點全縣各級各部門在新時代新征程,建設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現代化新云陽的生動實踐!
今年,云陽不斷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加快探索生態宜居、功能完備的山區庫區城市建設新路子,推動迎賓大道、城市陽臺建設,打造“近者悅、遠者來、觀者贊”的山水公園城市。
建設具有云陽辨識度的出入口景觀
城市出入口不僅是一個城市的“窗口”,也是一座城市整體形象的縮影,是城市給人們的第一印象。
雖已是寒冬時節,但迎賓大道道路兩側還是一派郁郁蔥蔥、生機盎然的景象,芙蓉、水杉、榕樹等鱗次櫛比。途經汽車客運中心,一旁由綠化帶拼成的“天生云陽”引人注目。幾年前,它還是一處光禿禿的坡坎崖,經過綠化和環境整治,搖身一變,成為如今的小綠洲和小游園,深受市民青睞。
云陽依山而建,坡坎崖多是一大特色。近年來,云陽一方面提升林下空間品質,一方面也為這些坡坎崖做“美容”。對城市坡地、已有堡坎、擋墻和崖壁等進行景觀化治理,優化城市生態空間布局,讓城市顏值更高、氣質更佳。
今年,云陽對迎賓道路拆違建綠、留白增綠、見縫插綠,硬破改綠,采用榕樹、櫻花、月季等植物,補植草本花卉18500余株,灌木49750余株,修枝整形行道樹17000余棵。以大手筆、小尺度建設喬木、灌木、花草立體綠化帶建設具有云陽辨識度出入口景觀。
為打造亮麗優美的城市出入口環境,今年我縣按照“燈桿規格統一、屏幕規格統一、位置高低統一”的原則,新安裝997桿智慧“云芽燈”,目前,全縣共有4842桿智慧“云芽燈”。通過路燈、地燈、射燈,突出節點景觀、樹木造型、文化IP,有層次、可感知展現迎賓大道、城市陽臺風貌。
同時今年我縣還拆除街道立面遮陽雨棚、外凸鐵窗、防盜網、藍屋頂等非法、雜亂附屬物,清潔空調外機、廣告設施等老舊附屬物。排查整治戶外廣告和招牌512個,更換4000米沿路破損欄桿。打造路上“欄桿、灰磚、紅瓦、白墻”相得益彰,空中陽臺、店招、外墻整齊劃一的迎賓大道。
打造人景交融的全域綠道網系統
“口袋公園”建設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打造宜居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舉措,雖為方寸之地,卻盡顯民生幸福。
天氣晴好,在蓮湖公園內,市民們怡然自得,孩童嬉戲、老者閑談,呈現出一幅其樂融融的幸福畫卷。而與其他公園不同的是,蓮湖公園在建設時還注入了法治文化元素,不少市民趁空閑之余來此觀看學習,“零距離”領略法治魅力,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蓮湖公園是今年縣城市管理局和縣司法局聯合打造的廉政法治主題公園,秉承“寓學法于休閑中”的理念,將法治文化與現有公園建設相融合,打造集普法、游園、娛樂于一體的廉政法治主題公園。公園由憲法宣誓廣場、古代法治時空、新十六字方陣雕塑三大板塊構成,建設有法治石刻、法治宣傳欄、標牌裝飾等景觀,將法治典故、法治名言以及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注入其中,實現法與景交融輝映、學與游相得益彰,成為法治云陽建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茶余飯后我們都喜歡到公園里走走看看,以前這里破破爛爛的,現在整治得很漂亮,不僅可以學習很多普法知識,還能欣賞美麗的風景。”市民胡正培為公園的變化豎起了大拇指。
在廉政法治主題公園建設過程中,云陽將城市環境整治和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融入法治元素重新將廢棄長廊重新煥發生機,成為附近居民普法學習、休憩娛樂的好去處。
近年來,云陽結合鹽、興云兔、恐龍三種熱點文化,堅持“一文化一綠化一公園”思路,打造“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的城市環境,將城市“廢地”變成“陽臺”,打造口袋公園(游園)78個、綠道85.5公里,為市民們“兜”起了家門口的幸福。
連點成線,連線成面。今年,我縣在主次干道“見縫插綠”,織補行道樹“斷線”問題,城區林蔭道路率達到81.76%,實現“有路就有樹,有樹就有蔭”,打造迎賓大道風景線、環湖綠道生態廊。用環湖綠道一線串聯北部新區城市陽臺、市民文化活動中心城市陽臺、青龍梯城市陽臺、飛鳳梯不夜城城市陽臺以及濱江公園城市陽臺五個城市陽臺,銜接十四個濱河公園,形成貫穿全域、相互通達、人景交融的全域綠道網系統。
下一步,云陽將聚焦城市園林綠化提質升級,化“城區”為“景區”,深入推進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用好“金邊銀角”碎片地,堅守坡坎崖綠化成果。按照“設施景觀化,景觀藝術化”理念,進一步建設好迎賓大道、城市陽臺,在城市功能上提升、管理上提效、環境上提質,打造“近者悅、遠者來、觀者贊”的山水公園城市,積極建設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現代化新云陽。
記者 劉婷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