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幫實扶促振興,接續奮斗譜新篇!對口幫扶以來,重慶市政協和市政協辦公廳幫扶集團始終以答卷者的使命、奮斗者的自覺、先行者的擔當,扛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時代責任,砥礪前行、孜孜不怠,真抓實干、埋頭苦干,與云陽人民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奮斗在廣袤的山鄉大地,努力答好鄉村振興這篇“時代答卷”。
用心用情用力 幫扶成效遍地開花
跨越二十六年來的和衷共濟,市政協和市政協辦公廳幫扶集團以推動云陽鄉村振興為坐標,用真心、真情、真力傾情幫扶,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步連著一步走,為云陽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發展難題,辦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好事,幫扶成果遍布云陽大地,譜寫了鄉村振興接續幫扶新篇章
用心精準幫扶。歷任市政協領導同志多次深入云陽走訪慰問困難群眾、調研督導重大項目,為云陽鄉村振興工作把脈問診、出謀劃策,并主持召開會議專題部署推進幫扶工作。市政協辦公廳幫扶集團各成員單位主動作為,主要領導帶隊,先后到鄉到村研究落實幫扶事項,在人員、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61名駐鄉駐村干部,扎根云陽、奉獻云陽,成為了群眾的知心人、發展的領頭雁、治理的大能手,有效推動了云陽基礎設施大改善、富民產業大發展、群眾生活大提升。
用力助力發展。市政協辦公廳幫扶集團發揮資源優勢,在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金融信貸支持、農特產品和文旅資源推介等方面盡其所能、盡心竭力,積極協調幫助向陽水庫、抽水蓄能電站、“中國復眼”二期、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等一大批重點項目有力推進,先后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5.2億元,推動了鄉村振興和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現代化新云陽建設走深走實。
(重慶市政協辦公廳供圖)
用情保障民生。各幫扶集團成員單位心系云陽人民、情系云陽群眾,捐贈愛心禮包、開展義診義教、拓展就業渠道、開展節日慰問,新建供水管網、硬化入戶道路、購置醫療設備、擴建便民中心等,助力社會民生事業提能升級,得到群眾真心點贊。積極幫助招商引資、新建產業基地、開展農特產品助銷,促進群眾就近就業、增產增收,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多年來,市政協辦公廳幫扶集團以助力云陽鄉村振興的深情厚誼,描摹出鄉村振興嶄新畫卷,筆墨更加濃厚,氣韻更加動人,以實實在在的幫扶舉措,交出一張張亮眼“答卷”,贏得了云陽干部群眾的高度認可和真心點贊。
實干實為實績天生云陽山鄉巨變
萬里長江,天生云陽,處處是答卷,處處見嬗變。
在市政協和市政協辦公廳幫扶集團的指導幫扶下,云陽高質量實現整縣脫貧摘帽,14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3.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云陽連續6年獲全市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好”等次、全市唯一,書寫了山鄉巨變的動人篇章。
底線任務更加牢固。制定農村殘疾人防返貧、農村低收入人口持續穩定增收、“一事一議”醫療補助、“交鑰匙”工程等特殊幫扶措施,有效化解因病、因災、因學、重大變故等影響,51.9%的監測對象消除返貧風險,防返貧監測幫扶工作經驗全市推廣。打好就業增收“組合拳”,打造“云陽家門口就業”線上服務品牌,6.5萬脫貧人口實現轉移就業。
農民更加富裕富足。持續更新完善“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公司+村集體+農戶”等聯農帶農機制,特色產業綜合覆蓋90%以上的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今年前三季度,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6%、全市第3,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3.6%、監測戶人均純收入增長18.8%。
農業更加高質高效。以“產業融合化、園區景區化、鄉村旅游化”為路徑,加快建設100平方公里的田園綜合體、兩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園、4條農業產業帶,建成智慧農業項目19個,提質增效標準化農業產業園5萬畝,累計發展柑橘33萬畝、中藥材13萬畝、核桃等干果10萬畝、其它小水果10萬畝。實施農業市場主體“十百千萬”培育工程,全縣農業市場主體1.2萬戶,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1110個,農產品加工產值達89.9億元。
鄉村更加宜居宜業。持續推進產業路、旅游路、便民路建設,打造鄉村精品旅游環線21條,行政村通暢率100%、村民小組通達率100%。持續新建和改擴建飲水工程,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0%。深入推進農村廁所、垃圾、污水“三個革命”,累計建成農村衛生戶廁14萬余戶,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實現行政村全覆蓋,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達到87.5%。
治理更加科學有效。堅持黨建統領,著力構建黨的組織引領、經濟組織帶動、社會組織協同、群團組織助推、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行動,大力推行“積分制”“清單制”“院落制”,小積分兌出鄉風大文明,獲農業農村部領導肯定性批示。
惟日孜孜,無敢逸豫。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任重而道遠,在這條腳沾泥濘、心系群眾的道路上,云陽將繼續真抓實干、奮勇前行,加快建設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現代化新云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中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記者 李歆宇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