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強,則民長富;民富,則國久安。近年來,云陽“萬企興萬村”行動緊緊圍繞抓好產業興村,念好“引、促、聯”三字經,發動民營企業踴躍投身鄉村振興,努力探索強鎮帶村、強村富民新路子,實現產業興、百姓富、企業贏的融合發展,交出了一份民營企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精彩答卷。

大山深處飄藥香 強村富民配“良方”
眼下時節,走進龍角鎮泉水村中藥材產業園,滿目皆是綠意充盈,漫山遍野的吳茱萸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藥香,不少藥農背著竹簍正忙著采摘吳茱萸,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摘吳茱萸不費力,而且基地離家又近,一天有80多元工錢。”正忙著采摘吳茱萸的龍泉村村民張朝艮說,自從產業園建立以來他就在這里務工,如今吳茱萸的種植、管護和采摘已是樣樣精通,每年務工收入上萬元。

龍角鎮泉水村中藥材產業園項目由重慶萬力藥業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項目占地400畝,主要種植吳茱萸、黃精、射干等中藥材。項目涉及農戶共103戶426人,豐產后畝產中藥材可達100至150公斤,年產值400萬元,每年可帶動藥農戶均增收12000元。
說起今年基地收成情況,泉水村黨支部書記黃金輝滿臉笑意,他介紹,去年產業園實現土地入股分紅5萬元,項目資金股權化改革和固定分紅5萬元,帶動就近務工收入30萬元。

“公司與村民建立了‘一主三分一金’利益鏈接機制,通過實行股權化改革,讓泉水村村民成為項目股東,公司、泉水村集體、土地流轉戶和全村脫貧戶分別持股。同時,農戶以‘土地入股+項目資金股權化+盈利’模式進行分紅,分紅方式覆蓋面廣,效益可觀,真正讓村民得到了實惠。”重慶萬力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頌介紹,近年來,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基地務工、效益分紅、技術引領等方式,在云陽及周邊縣建設道地藥材基地5萬余畝,有力促進當地產業振興和經濟發展。
村企“聯姻”促共贏,敲開鄉村振興“幸福門”。2018年,重慶萬力藥業有限公司與龍泉村結緣,積極投身“萬企興萬村”行動,以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建設為契機,采取“基地+公司+村集體+農戶”模式,走出了一條村與企業互為依托,以企強村、以村促企、共謀發展的強村富民新路子,奏響了泉水村鄉村振興奮進曲。

自我縣啟動“萬企興萬村”行動以來,縣工商聯廣泛動員民企等社會力量,積極投身到鄉村振興行動中來。截至目前,全縣共有196家民營企業在221個村投資8.1億元,實施221個產業興村項目,帶領老百姓大步邁向致富路。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關鍵在于產業要振興。近年來,我縣立足“大山區、大庫區”特點,堅持把產業發展與富民相結合,充分發揮庫區“天然藥庫”資源稟賦,大力發展以菊花、天麻為主的中藥材產業,走出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助推“強縣富民”的新路子,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去年,我縣中藥材種植總面積達11.5萬余畝,產量7.32萬噸,產值10.7億元。
村企“牽手”建民宿 美麗鄉村換“新顏”
依山就勢,臨江而立。走進巴陽鎮巴陽村江上枇杷園,四通八達的鄉間道路、古色古香的民宿集群、郁郁蒼蒼的枇杷果園映入眼簾,與碧綠的江水、綿延的青山交相輝映,繪就一幅如詩如畫的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新畫卷。

據了解,江上枇杷源農旅融合項目是五指印江田園綜合體重大項目之一,結合轄區峽江、山地、果林、田園等自然資源,植入科創、文創、游樂等元素,以創意枇杷為魂,配套建設觀景臺、臨崖民宿集群、雙創基地等項目,對周邊環境進行整體提升創建成渝領先的高標準智慧枇杷種植基地,著力打造全國有名的首個“枇杷+”創意農文旅學展示范園。
在江上枇杷源臨崖民宿集群施工現場,屋舍亭院、精品菜園、鄉間小道已初具雛形,工人師傅正井然有序施工作業。

該項目由重慶農高集團建設經營,村民可發展家庭農場、餐飲民宿、特色產業、傳統手工業和加工業等多種業態,通過訂單生產、托養托管等方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公司與農戶、村集體在產業鏈上優勢互補、分工合作。
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近年來,巴陽村以創建“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村為契機,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產業鏈條,促進農業優勢產業增產增效。同時,通過創新業態導入,打造農文旅融合特色景點,完善村莊基礎建設和鄉村旅游配套設施,以此帶動“吃住游購娛”產業發展,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嶄新圖景。

截至目前,巴陽鎮已連續舉辦16屆“巴陽枇杷節”,全面推介巴陽農業產業和巴陽人文風情,吸引游客20余萬人次。2022年,巴陽村村集體收入達19.66 萬元,戶均增收13500 元。
鄉村振興“加速度” 天生云陽畫卷新
目前,重慶市“萬企興萬村”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關于認定第一批“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的通報,云陽被認定為重慶市第一批“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區縣,共有“一鎮一村”和3個項目(企業)入選重慶市第一批“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名單。
“萬企興萬村,政府主導是前提,民營企業是關鍵,共建共贏是核心,群眾受益是目標。”縣工商聯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啟動“萬企興萬村”行動以來,縣工商聯緊緊圍繞全縣“一綜兩園四帶”總體規劃,構建“123450加N”的工作思路,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群眾受益”模式,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參與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扎實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

目前,全縣597家企業結對451個村,帶動168個村集體經濟增收1385萬元,1.2萬農戶戶均增收8500元,帶動人才返鄉2208人,提供固定就業崗位439個,消費幫扶1368萬元,公益捐贈598.6萬元。
接下來,縣工商聯還將繼續引導廣大民營企業積極助力鄉村振興,突出抓好資本下鄉、人才返鄉、消費進鄉等工作,加大先進典型培樹力度,抓細抓實“萬企興萬村”工作,為全面鄉村振興,加快建設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現代化新云陽貢獻民企力量。

希望的田野上,處處生機盎然,乘著“萬企興萬村”行動的東風,云陽正聚攏著廣大民企的智慧與力量,以“拼搶趕超”的姿態,朝著“強縣富民”的目標,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奮力譜寫天生云陽新畫卷!
記者 李歆宇 賀元河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