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張揚鳳 丁鑫)建立林火視頻智能監控系統,是森林防火的發展方向,可實現森林防火的智能化、信息化。今年,我縣投入使用了林火視頻智能監控系統,在林區內鐵塔上選取了136個點位,裝上了智能監控,這批林火視頻智能監控“哨兵”,在林火突發期到來之前全部投入運行狀態,切實織密森林防火安全網,做足預防森林火災的準備。

記者跟隨項目建設工作人員前往林區鐵塔周圍看見,現有林區鐵塔上安裝有智能監控攝像頭,正對鐵塔周圍的森林進行各類數據的收集,并實時上傳報警信息至林火視頻智能監控系統,為系統內工作人員提供現場“一手素材”。
“這次智能監測系統建設的設備采用了雙光譜的攝像鏡頭,具有可見光和熱成像的作用,能夠實現360度旋轉,對周邊的林區可以無死角監測。”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集團重慶有限公司云陽分公司項目經理劉毅說。
跟隨劉毅的腳步,記者前往縣林業局森林防火監測預警指揮中心,智慧大屏上展示了全縣136個點位上的實時監控場景,在場工作人員只需要在手機上使用AI防火護林寶小程序,就能操控智能監控設備,查看任一點位上的實際情況。

劉毅說:“本次系統建設充分整合前端、邊緣、云端的算力與計算優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以及“云-端”識別技術架構,可實現高準確度林區煙霧監測,能及時發現火情,通過網格護林員就近從快處理,起到防止發生森林火災的目的?!?/p>
該系統構建了“多跨協同、共建共享、重構重塑”的體制機制,實現森林火情“打早、打小、打了”的能力建設,緊緊壓實“屬地管理責任、行業監管責任、經營主體責任、護林員管護責任”四大責任,基于林長制考核完善各級人員的考核體系,真正有效地達到森林防火早期火情“早發現、早報警、早處置”的目標,對技防、人防、物防與能力的建設可以實現構建全天候自動巡航、自動識別、自動定位、自動報警等功能,其定位誤差在80m范圍內,具有預警精準、高效處置、成效明顯、應用廣泛等特點。

據悉,本次項目建設已在今年6月初實施系統試運行,共有57個有效監控半徑為3KM和79個有效監控半徑為5KM的前端高空監測點位,共計136臺設備均采用熱成像雙光譜云臺攝像機;建設了1個森林防火監測預警指揮中心及智慧大屏等;建設了網絡專線共計184條,已覆蓋所有前端點位、鄉鎮和管護站,結合部署在云端的軟件平臺,疊加AI智能林火識別預警算法,共同組成“云、管、端”監測預警系統架構。在選取點位上,是利用三維地形模擬軟件繪制監控點的實際覆蓋范圍,并結合多次現場勘察選點情況,在部分偏僻區域補充新建桿塔,最終選取了既是最優覆蓋效果又節約建設運輸成本的覆蓋點位網絡,新建點位結合之前建設的舊點位,可以實現核心林區90%的覆蓋率。
縣林業局副局長劉貴介紹道,林火視頻智能監控系統是森林火災防控體系內容之一,構建了森林火險“打早、打小、打了”的發現、處置、指揮體系,系統建立了森林防滅火資源要素一張圖,可以通過護林員現場查看,逐步完善更新數據,最大限度的減少火災造成的損失,有效降低了生態災害,保障了森林健康,進一步完善了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的體系內容。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林火智能監控系統為保護全縣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平衡提供基礎保障,是保護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支撐。
目前,這批森林防火“哨兵”已全部投入使用,在點位上洞察林區火情。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