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天生云陽”金秋節開幕
全面展現云陽發展變化
共同展望云陽美好未來
云陽網訊(記者 陳愛玲 徐銳 陸榮坤)9月22日,第二屆“天生云陽”金秋節新聞發布會舉行,宣布第二屆“天生云陽”金秋節開幕,發布十年來云陽經濟社會發展相關情況,介紹第二屆“天生云陽”金秋節總體情況,通過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全面展現云陽發展新變化,展望“萬里長江天生云陽”美好未來,持續唱響“讓世界知道云陽 讓云陽知道世界”。
發布會上,縣委副書記、縣長李茂濤宣布第二屆“天生云陽”金秋節開幕并作主發布。他介紹說,云陽全縣上下緊緊圍繞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眾志成城、苦干實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自豪的輝煌成就。
李茂濤用一組組數據、一項項突破,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云陽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他說:
這十年,全縣綜合實力躍居全市12縣之首。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地區生產總值連上四個“百億級”臺階,突破500億元大關,連續4年位列中國西部百強縣市,排名不斷上升。
這十年,13.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各行各業盡銳出戰,3.7萬名貧困學生資助“應享盡享”,4.8萬貧困群眾住進新房樓房,“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14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3.4萬貧困人口全部摘帽,徹底告別了延續千年的絕對貧困。
這十年,“雙50”城市基本建成,正向著“雙100”城市闊步邁進。城市步入外環時代,城鎮化率十年增長18.5個百分點。鄭渝高鐵全線通車,江龍高速、巫云開高速快速推進,云陽全面融入全國交通大格局。33公里環湖綠道七年蛻變全線開放,云陽人民盡享“一天、一年、一生”的公園。
這十年,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持續攀升,達到99%以上、位居渝東北第一位。“一江四河”水質全部達到國家水域功能要求。長江兩岸森林覆蓋率躍升至75%、位居庫區第一位。
這十年,133萬云陽人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支出占比年均超過70%,新增城鎮就業人口逐年上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1%。疫情防控屏障持續筑牢,平安云陽建設縱深推進,連年獲評全市安全生產先進縣。
李茂濤指出:
云陽過去的十年,其勢已成;云陽現在的機遇,其時已至;云陽未來的發展,其興可待。立足新起點、奮進新征程,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認真貫徹落實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縣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的“五地一支撐”總體目標、“六個顯著提升”具體目標、“十個提能升級”路徑措施,以堅如磐石的初心、矢志不渝的決心,用更加昂揚的姿態創造新業績、鑄就新未來,奮力譜寫全面建設“五地一支撐”現代化云陽新篇章。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甘露發布了云陽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投產相關情況。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郴介紹了第二屆“天生云陽”金秋節總體情況。副縣長林冬利發布了“五指印江”田園綜合體、全域旅游機會清單相關情況。
據了解,今年金秋節突出“全民、產業、效果”,秉承“節會搭臺,經濟唱戲”“市場互動,市民參與”“區域聯動,上下融合”,圍繞“1+1+1+N”進行活動安排。“1+1+1”分別是以縣委、縣政府名義主辦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一場中國農民豐收節、一場主活動,重慶市向陽水庫工程暨全縣重大項目開工活動作為今年的主活動。“N”指各鄉鎮(街道)、縣屬各部門(單位) 圍繞重大項目、鄉村振興、商貿經濟、人力資源、宣傳文體、成果展示等6大篇章策劃的34個特色活動。
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賈曉英、縣政協副主席陳先平出席發布會。
中央和市級約30家新聞媒體記者,各鄉鎮(街道)、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民營企業、萬達開云商會代表等參加。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