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口鎮向家坪社區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
迎來豐收
縣農業農村委和縣統計局的技術人員
對基地開展現場測產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的成功試點
讓當地村民切實收獲了豐收的喜悅

在江口鎮向家坪社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
一壟壟的玉米已完全成熟
金黃色的棒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行間規整的大豆沉甸甸地低下了頭
兩種作物間隔種植
一高一低相得益彰

村民們穿行在金色的田壟中
一臺臺機器正在田間緊張作業
村民們一邊忙著采收,一邊忙著裝袋
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

“基地的玉米、大豆成熟了,我們在這里幫他們搬玉米、割大豆,每天能夠掙到150塊錢,老板還給我們帶來了防暑藥品和水。”江口鎮向家坪社區村民趙仕富說。

帶狀復合種植與傳統種植相比
農作物產量更高
實現利用土地空間、透風透光、保水遮陽等功效

“我們根據地理條件,按照技術規范選用良種,復合種植了650畝大豆、玉米。今年我們預計要收大豆5萬斤以上,玉米大約要收購30萬斤以上,集體經濟毛收入要突破60萬元,利潤要突破20萬元以上。”江口鎮向家坪社區恒剛油茶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說。

年初以來
云陽縣農業農村委認真落實做細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
把積極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作為保障糧食安全、擴大豆類
和油料生產的重要抓手
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
最大限度發揮土地潛力
努力實現“一地雙收”

云陽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
今年將在我縣20多個鄉鎮
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達6000余畝
為了做好該項工作
縣農業農村委今年開展了集中技術培訓
成立了專家組
深入各個鄉鎮業主生產現場進行技術指導
解決生產當中的技術問題
實現了選好種、用好肥等關鍵技術的全面落實

接下來
縣農業農村委
將指導鄉鎮及時對成熟期的大豆玉米進行收割
還沒有進入收割期的加強管理
落實抗旱技術措施
確保能夠全面豐收顆粒歸倉
記者 劉禹瓏 朱貞霓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