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王彬彬 譚啟云)連日來的高溫天氣,給農作物生長等帶來了一定影響,而素有云陽“北部米糧倉”之稱的路陽鎮,提前謀劃,科學調度水源,采用“技防+人防”模式,及時為水稻田“解渴”,確保了“糧倉”順利豐收、“米倉”不減產,全力保障萬畝糧田安全。
走進路陽鎮正打造的全國(水稻)綠色高質高效行動萬畝片里,該鎮購買的社會化服務無人機飛行隊正在開展水稻高溫抗旱作業。三架植保無人機對示范區上面播撒磷酸二氫鉀等調節劑,外加噴施葉面營養液,以增強水稻植株對高溫的抗性,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給灌漿期的水稻披上了“防曬衣”。“無人機作業和傳統人工作業比起來,一方面是效率大大提高了,人工日作業量最多20畝,無人機單日的作業量能夠達到600畝;另一方面,人工作業存在不均噴灑,而無人機通過航線規劃作業避免漏噴重噴,最終對水稻實現更加高效的抗旱作業?!敝貞c農高智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小兵說。
在望不到盡頭的稻田里,到處都是長勢喜人的稻穗,稻粒也是顆顆飽滿,沉甸甸地壓彎了稻稈。此時,一股股清澈的水流經水泵注入稻田,有效解決了萬畝水稻灌溉問題,半月后能保質保量地進入“收割季”。面對連續一個月的高溫天氣,路陽鎮的水稻生長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歸功于路陽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當前抗旱工作,提前積極主動采取有效措施,幫助農民群眾解決抗旱灌溉這件“頭等大事”,全力保糧。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伏旱天氣以來,該鎮提前謀劃,邀請農業專家提前對水稻開展準備抗旱工作,同時根據天氣預報預測可能會出現的連續高溫天氣,組織機關干部職工 、人大代表 、黨員、群眾等組成“抗旱保倉應急志愿服務隊”,10個分隊組成服務隊共128人,在全鎮各個水田進行抗旱工作。連續一個多月以來,志愿者們始終堅守在田間一線,積極尋找并利用稻田就近的各渠系、塘堰、河壩、水庫等水資源,確保實現水資源效益最大化,開展整修河堤疏通水渠、引水抽水抗旱、灑水車送水灌溉等抗旱工作,全力以赴供水灌稻。
接下來,路陽鎮將按照“糧食不歸倉,措施不松懈”的要求,持續做好防汛抗旱保糧供水服務工作。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