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涂良云 實習生 何曉蓉)受連日高溫少雨天氣影響,人和街道鳳嶺村的鳳山龍眼基地正遭受較為嚴重的干旱。基地每日組織工人抗旱保果,最大限度保證成熟期龍眼的產量和品質。


進入基地,漫山成片的龍眼樹便映入眼簾,樹上結滿了顆顆胡豆大小的龍眼,有的匯集在一起,都快把枝條壓彎了。基地負責人聶娟摘下幾顆龍眼,剝開查看果實的生長情況。“我們的龍眼目前還是在正常生長,但若不做好管護措施,龍眼就會很長得小,還會出現干果、裂果等現象。”聶娟擔憂道。


為應對旱情,基地采購了4臺抽水泵和數米水管,召集工人每天上午從附近水源抽水灌溉,確保龍眼樹根部得到充足的水分補充。目前,該基地的龍眼已進入膨大期,原本應施肥壯果,但因天干,只得先澆水保果。中秋節前后,基地的龍眼便可采摘,預計能產15萬多斤,收入150萬元左右,帶動當地20余名村民就業。

基地內,幾名工人正牽引水管上山,給果樹進行澆灌。工人李代祥說:“工種不同,我一天可以掙100到200元錢,一年大概收入有2萬多元。”此前,他已把自己的8畝果園流轉出去,一年可收取5000多元的租金。

風嶺村海拔較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龍眼種植歷史悠久,種植出來的龍眼核小肉厚,汁水充足,口感清甜。聶娟表示,將繼續利用本土優勢,采取農旅結合的發展模式,開發旅游資源,吸引周邊游客前來游玩采摘,致力于把鳳山龍眼打造成地標產品,帶動村民創收致富。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