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在哪里
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
面對多輪高溫晴熱天氣
我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經受炎炎“烤”驗
沖鋒在抗旱一線
齊心協力打好飲水安全、抗旱保收“保衛戰”
云陽鎮
“三措施”抗旱保收過“烤”驗
面對高溫的“烤”驗
云陽鎮迅速采取措施
解決群眾和農作物燃眉之急
各村成立黨員搶險隊和志愿者保收服務隊
連夜疏通水渠4000余米
聯通山地之間自來水、山坪塘等水源
縱橫澆灌各處農田

相關干部第一時間奔赴田間地頭
指導農戶開展生產自救和時節農作物搶收
采購近2000米引水管
干群協力迅速完成管道線規劃和安裝拼接

水口鎮
頂著酷暑挖水溝、牽水管
水口鎮機關黨支部組織黨員干部
到佛安村辣椒基地開展抗旱保收志愿服務活動
頂著烈日深入田間地頭
挖水溝、牽水管,夜灌、除草
贏得村民們交口稱贊

寶坪鎮
灑水車變送水車,巧解村民用水難
寶坪鎮梅灘村出現旱情導致人畜飲水困難
當地黨委政府積極行動
成立送水志愿隊
為村民們送去“及時水”
解決群眾缺水的燃眉之急
自8月6日以來
送水志愿隊已經向梅灘村送水3次
累計送水20余噸

新津鄉
志愿服務隊包片聯系種植戶
新津鄉黨員干部、青年志愿者、
巾幗志愿者、村社干部和群眾組成8支
“抗旱保收”志愿服務隊
建立黨群干部“抗旱保收”工作聯系服務機制
對接規模種植戶60余戶
調派農技人員包片
第一時間深入生產一線
全力指導畜禽、糧食和蔬菜的生產
引導發動群眾進行生產自救
切實把干旱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石門鄉
鄉、村聯手保收 旱情有效緩解
石門鄉興柳村在優先保障人畜飲水之后
面臨著1200畝水稻
和30畝高密度水產養殖基地嚴重缺水的難題
為此,黨員干部多方奔走,四處尋訪
打聽到清溪村復興水庫存水量充足
經過鄉黨委出面,兩個村友好協商
決定定期開閘放水
有效緩解了水稻和高密度養殖基地缺水危機

南溪鎮
村民飲水有問題 干部連夜搶修好
南溪鎮西云村接群眾反映
該村自來水突然變小,影響村民生活用水
接到情況后
村委立即組織村干部到現場進行排查
大家頂著烈日和蚊蟲叮咬的侵擾
沿著管道一路進行查看
經過3個小時排查搶修
村民飲水問題終于得到解決

紅獅鎮
組建應急送水隊伍每天送水約20噸
受持續高溫影響
紅獅鎮600多人出現飲水困難
8月10日起
紅獅鎮黨委政府組建應急送水隊伍
每天給村民送水約20噸
有力保障了群眾生活用水

盤龍街道
到農業生產第一線去“打頭陣”
面對旱情
盤龍街道街、村黨員干部時刻牢記使命
紛紛亮出身份,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到農業生產第一線去“打頭陣”
用實際行動帶領群眾堅定信心、振奮精神
切實打好抗旱保收穩糧戰

平安鎮
緊盯重點到一線抗旱
平安鎮統籌協調黨員干部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愿者隊伍等各方力量
黨員干部帶頭走村入戶
緊盯重點區域、重點群體
通過鋪設管道、安裝水泵、人力送水等多種方式
全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

大陽鎮
凝心聚力保民生
大陽鎮充分結合鎮村兩級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作用
組織廣大黨員、志愿者加入抗旱救災工作
與鎮村干部一道積極尋找水源、
調集協調送水車送水、搶修引水管道
點滴行動匯聚成抗旱“及時雨”

故陵鎮
用消防應急車送水到戶
故陵鎮用消防應急車為缺水群眾送水到戶
各村(社區)組織黨員干部、志愿者等
組成抗旱減災志愿服務隊
常態化開展為掉散戶、老弱病殘群體送水上門
尋找水源、鋪設水管等
開展抗旱保產

高陽鎮
為老弱病殘飲水困難戶送水
高陽鎮組織黨員干部志愿服務者
為在家老年人和身體不便的飲水困難戶送水

渠馬鎮
疏通管道水池清淤
8月15日晨時
惠龍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十余名志愿者
對多處管道進行疏通清淤
對各人飲水池周邊雜草進行了清理
確保水流通暢、水壓充足,村民用水便利

外郎鄉
為農戶安裝自來水管
外郎鄉金竹溝社區的黨員干部
為農戶安裝自來水管
保障當地群眾生活用水

養鹿鎮
多措并舉抗旱保柑橘
養鹿鎮共栽植柑橘2.68萬畝
受本輪旱情影響不同程度受災
養鹿鎮黨委、政府主動采取抗旱減災措施
積極部署,發動群眾,宣傳科學抗旱知識
組建黨員抗旱減災突擊隊
用實際行動帶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抗旱減災
動員專業合作社因地制宜科學抗旱
積極調用水泵抽水,鋪設管道等措施抗旱

上壩鄉
保護藥材植株保產量
因長時間干旱
為保護藥材植株,確保產量
上壩鄉東陽村藥材基地緊急啟動噴灌

后葉鎮
干群一心抗旱解憂
后葉鎮因地施策、積極抗旱
指導各村(社區)根據轄區實際情況
對現有水源進行統一調度
針對需要集中用水的農業產業
采取集中灌溉方式進行
全體駐村干部深入到村(社區)入戶
了解群眾缺水情況,針對飲水困難的狀況
及時組織干部送水上門
幫助農戶解決實際困難

烈日不忘初心
齊心協力抗旱救災
我們一直都在!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