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6月20日鄭渝高鐵的正式開通,“云陽站”時代列車的駛入,云陽正釋放無限契機,掀起新一輪城市建設的浪潮。
高鐵,帶來的不僅是一條鐵路,更是城市發展的契機。提升宜居宜業宜游公園城市新形象、積極發力產業布局、謀劃城市發展新藍圖、為老百姓生活提質增效……鄭渝高鐵無疑為云陽高質量建設城市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7月7日,來到鄭渝高鐵站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色景觀,“萬里長江·天生云陽”宣傳標語十分醒目,似乎向來云的客人和返云的家人們熱情地打著招呼。
如今能夠看到這一片片綠色靚麗的景觀,歸功于縣城市管理局利用高鐵開通的契機,借“力”提級,在力爭將高鐵新城打造成“環境舒適、出行便捷、服務優質”的現代化城市管理示范區域的目標下,按照“設施景觀化,景觀藝術化”策略,統籌考慮高鐵新城地形、周邊建筑風貌,科學搭配綠植、有機融入文化,以細致精致極致的工作態度,做好園林綠化美化靚化建設,努力實現景在路上、城在景中,實現高水平高質量“建一座高鐵城,繪一幅山水畫”,確保全面提升云陽縣宜居宜業宜游公園城市新形象。
為了迎接高鐵時代的到來,縣城市管理局高標準抓好高鐵新城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全面開展高鐵新城、北部新區范圍內的圍墻圍檔規范工作,確保圍墻圍擋的藝術性、色彩的豐富性和風格的協調性。成立高鐵新城清掃保潔隊伍,聯合黃石鎮、北部新區管委會加大日常環境衛生保潔力度,增派灑水車等機械設備和清掃保潔人員,加大機掃和人工清潔頻次。全面整治縣城到高鐵新城交通沿線亂搭亂建、亂堆亂排、亂占亂采等現象,將道路沿線打造成集觀賞、生態、休憩、經濟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景觀線。高站位干好高鐵新城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工作。城市管理執法隊完成黃石高鐵沿線兩側100米可視范圍內藍屋頂拆除工作。長期堅持帶泥上路渣土運輸車輛的揚塵治理。加強對高鐵大道帶泥路段的清理,確保路面平整無窩坑,路容整潔無雜草,邊溝暢通無泥沙。常態化開展占道經營、人行道違法停車、違規戶外廣告等違法行為的宣傳、治理,有效保障了高鐵新城周邊環境整潔有序。
一方面,高鐵給城市建設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另一方面,一個新的城市地標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也拔地而起。在距離高鐵站4千米不到的位置,我縣招商引資的項目中農智慧冷鏈物流港坐落而起,項目總規劃用地面積23.3公頃,總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智慧冷鏈、智慧倉儲、大宗農產品交易渝東北名優特農產品展銷、進口食品監管、大數據運營、電商服務、食品安全溯源中心等,分為兩期建設,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的25%。項目立足于保障云陽食品安全,以“菜籃子”民生工程嚴控項目施工質量,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渝東北區域農副產品的集散中心,能夠發揮集聚和分撥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建成之后切實提高區域群眾生活水平。在勞動力就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黃石高鐵新城建設等方面有著積極促進作用。正式運營后,將提供3000個以上就業崗位。“企業總部在成都,以前開車到云陽要7個多小時,現在我們的員工乘坐高鐵只要3個小時,方便快捷多了。”云陽中農智慧冷鏈物流港常務副總鄧毅說,一方面,高鐵的開通可以把云陽優質農產品賣向全國各地,另一方面把好的客商通過便利的交通匯聚到云陽來,為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提能升級”助力。
鄭渝高鐵正以飽滿的熱情、充沛的動力駛入云陽這座美麗之城。我們期待,呼嘯而至的高鐵穿起云陽新時代一個又一個輝煌的瞬間,成為當今時代發展堅實的依靠,讓城市知名度不斷提升,讓人們充分享受“高鐵時代”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記者 王彬彬 余書仕)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