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劉沖 劉婷)記者近日從云陽職業教育中心獲悉,第十七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重慶賽區評選結果已于日前揭曉,該校學生成功斬獲金獎5個、銀獎9個、銅獎3個,獲獎總數較往屆取得新突破。
據了解,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是經國家科技部批準同意,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發明協會共同發起主辦的全國性公益創新活動,是面向中小學生(含中高職)開展的發明創造活動,現已列入2021-2022年教育部認可的全國性競賽。
在第十七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重慶賽區評選活動中,云陽職業教育中心認真組織并積極報送了發明作品、創意作品、科技繪畫三個項目共計20余件作品。通過資格審查、專家評選后,李浩發明制作的《樹枝修剪粉碎運輸車》、譚凱發明制作的《熱泵干燥機》、王勇發明制作的《踢腳線式地暖》、李萍的科技繪畫作品《新農村現狀》、羅芳芳的科技繪畫作品《科技滴灌與低碳農村》共5件作品榮獲金獎;譚翔宇發明制作的《耳鼻清理器》等9件作品獲得銀獎;張財源發明制作的《車門開啟、關閉報警裝置》等3件作品獲得銅獎。
“看到學校修剪樹木時動用了升降車、貨車和大量工人,我就想著能不能發明一個更簡單的機器。”正在讀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的16歲學生李浩便一門心思專研,最終發明了一款樹枝修剪粉碎運輸車。該車集升降車、貨車、粉碎機于一體,只需兩人配合即可作業,極大地減輕了人工勞動量,節約了修枝成本,可廣泛應用于公園、校園等需要修剪樹枝的場所。
指導老師向輝華說,在前期,這款樹枝修剪粉碎運輸車主要面臨齒輪、軸承、電機三者無法緊密協調運作問題,通過利用機械制圖不斷試驗,最終解決了卡死現象。
而作為電子應用與維修專業的學生,16歲的譚凱經常跟隨學校老師到鄉鎮開展課外實踐,看到很多農民種植中藥材及黑木耳等經濟作物,因受困于天氣或高昂設備費用等無法及時晾曬烘干,從而造成經濟損失。于是,譚凱便利用熱泵原理,探索發明了熱泵干燥機。此干燥機投資小、更環保,且干燥出來的產品品質好、色澤好、等級高。
“通過參加比賽,我覺得創新是一項有益有趣的活動,能充分運用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專業技能為社會造福。同時,也鍛煉了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了我的創新精神。”譚凱說。
近年來,云陽職業教育中心狠抓“三創”教育,高度重視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在高一階段便開設了創新課程,教授學生創新方法和創新思維,而學校每年也會舉辦一次校園創意大賽,選出優秀作品進行打磨以參與更高級別的賽事,進一步開闊學生視野、成就學生未來。截至目前,該校已指導學生先后參加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賽、“渝創渝新”青少年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等各類創意創新大賽,累計獲得國際一等獎2次、三等獎1次,國家一等獎1次、三等獎2次,市級一等獎20余次、二等獎40余次、三等獎30余次,縣長獎6次、提名獎3次、小百花獎10余次,縣級一等獎30余次、二等獎20余次、三等獎20余次。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