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李歆宇 楊力)3月2日,在雄業玩具生產車間,多條加工生產線有序運轉,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趕工,經過裁剪、縫紉、充棉、包裝等流程后,一個個精致的毛絨玩具呈現眼前,將銷往國外。
雄業玩具制衣有限公司是我縣一家招商引資、勞動密集型的外貿出口企業,也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檢測、物流、品牌推廣于一體的綜合性民營科技企業,主要生產搪膠玩具、電子玩具、布絨玩具等系列產品。2021年,該企業解決當地務工620余人,實現出口產值1172萬美金,年加工產值達到3.2億元。
“以前一直在外務工,每年跟家人待在一起的時間很少;現在家門口就有工作干,工資不少掙,還照顧了老人和孩子,真是一舉多得!”正在流水線上忙碌的女工周玉雪高興地說。
周玉雪是車間內的一名質檢員,家在盤龍街道,與遠在新疆工作的丈夫兩地分居。正月十五剛過,周玉雪通過招聘上崗,因為精明能干,不到半個月時間就實現了兩次升職。
“家鄉就業環境好,公司晉升制度完善,在這里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孩子即將上學,這是頭等大事,我留在家可以陪伴孩子成長。”周玉雪樂呵呵地細數著家門口就業帶給她的幸福感。
從湖南遠嫁的云陽媳婦兒丁彩霞也在雄業玩具公司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感。“我在這里工作三年多了,雄業就像是我的另一個家。”丁彩霞說,公司免費提供住宿,食堂提供餐食,每月工資按時發放,她一年能存6萬多元,幸福美好生活有期盼。
“這些年云陽發展快、變化大,走出‘家門’就有美麗的環湖綠道休閑娛樂,即將開通的鄭萬高鐵縮短了與家的距離,工業園區建設、千億工業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加上不少新學校的建成,讓下一代能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云陽的快步發展是丁彩霞選擇跟丈夫回家的主要原因。
如今,像周玉雪和丁彩霞一樣,在家門口就業已成為越來越多云陽人的選擇。“開年以來,我們新招進了120名員工,現有生產人員650人。”該公司總經理徐小明介紹,廠內女工占大多數,平均年齡在39歲,她們中大多數人都曾在外地務工,為了照顧老人和孩子陸續回到家鄉。
回到家鄉容易,如何留下來才是關鍵。據了解,該公司一方面調整用工政策,實行階梯式用工。對于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公司安排了尾部包裝、裝箱等工藝操作簡單的崗位,員工上手兩小時即可成為熟練工。針對超齡人員和殘疾人士優先錄用,優先考慮其就業崗位和生活起居,切實履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同時,該公司還靈活調整了工作時間,針對家庭因素影響的部分群體組建了“媽媽組”,實行“周末雙休+八小時”工作制;對于有加班需求的群體,將每周工作時間調整在70小時內,以此增加員工的工資收入。
“公司內部還有企業之家,經常開展優秀員工代表和先進員工評比等活動,讓員工勞有所得,提升個人榮譽感,多措并舉提高員工歸屬感和積極性,增進企業的凝聚力。”徐小明說。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發展之基。近年來,我縣積極摸清用工求職“兩張清單”,打造了線上線下“兩個平臺”,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精準推送和落實涉企優惠政策,扎實抓好“家門口就業”民生工程。
數據顯示:今年,我縣通過對縣內12個行業71家重點企業的用工監測,共收集有招聘意愿的縣內企業62家,需求崗位5000余個,對4051名想在縣內求職人員與企業用工需求進行精準匹配。同時,打造了“云陽家門口就業”線上招聘品牌,開發了“云陽家門口就業”微信小程序,定期更新發布招聘崗位1.3萬余個。目前,我縣在江口、鳳鳴等8個鄉鎮開展了就業創業公共服務活動,參加活動人員2000余人次,初步達成就業意向552人。
“真正實現家門口就業,還需要‘家里人’多幫襯。”縣就業和人才中心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中心將更加精準把握群眾就業“家需求”意愿,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全方位送上“家溫度”,幫助當地群眾在“守在家、帶著娃、掙到錢”的小康路上越走越踏實、越走越幸福。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