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26日10時訊(記者 趙鐵琥 通訊員 徐磊磊)云陽縣位于重慶市東北部,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四時多云,氣候溫潤,物產豐富。山東威海是云陽的結對幫扶城市,圍繞當地各類優質的農特產品,威海在生產、加工、銷售等各環節傾力相助,通過線上帶貨、實體展館以及各大超市,助推云陽農產品打入山東市場,助力消費扶貧。
匯聚明星產品 天生云陽品牌來敲門
2015年,云陽正式發布“天生云陽”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作為全市首個區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天生云陽”現涵蓋的49家企業都是云陽縣內“優質、安全、綠色、健康”的特色農產品,其中“青杠樹”牌黑木耳和“陽菊”榮獲“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泥溪黑木耳專業合作社獲得全國百家專業合作社和百個農產品品牌;云陽紐荷爾、龍缸云霧茶和青杠樹牌黑木耳被評為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云陽紅橙、故陵椪柑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可以說,“天生云陽”旗下涵蓋了云陽所有的“明星產品”。

云陽縣商務委副主任譚恒春向山東網記者介紹天生云陽優質農產品——云陽紅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趙鐵琥 攝
“用品牌來保證人們對農產品質量的信心,以一個大品牌來整合所有在地農產品的品牌農業戰略,已漸入人心,效果初顯。畢竟十個手指頭再有力,也不如一個拳頭有勁兒。”云陽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據悉,“天生云陽”從2015年正式推出以來,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同樣,在進入威海市場過程中,“天生云陽”四個字也是強有力的敲門磚。
除此之外,“天生云陽”對于提高云陽農產品整體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提升農業產業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助力精準脫貧和全面奔小康,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
實施三大措施 深化威海云陽扶貧協作
今年來,為助力東西部扶貧協作消費扶貧,云威兩地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圍繞“云陽所需,威海所能”,協調實施“一策兩用”“西貨東送”“云銷鏈接”等措施,進一步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消費扶貧向更廣、更深發展,一方面能夠實現威海市的“菜籃子”“米袋子”的有效供給,來滿足威海居民消費升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夠促進云陽扶貧產業的健康發展,促進貧困群眾增收。

天生云陽優質農產品——云陽面。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趙鐵琥 攝
云陽制定了《云陽縣“渝貨進山東”產銷對接項目實施方案》,突破以往僅針對云陽企業給予物流補助政策,今年開始對山東企業增設云陽專店專柜、采購云陽產品拓寬市場等也給予大力支持。
另一方面,通過升級市場主體,培養了一批有較強實力和規模的消費扶貧企業,赴威成功舉辦了“天生云陽山東行”“農商互聯魯渝產銷對接會”“你和我的傾城時光”云陽晚橙主題推介會等展示展銷活動。2020年以來,云陽農特產品在山東銷售額達667.91萬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部分企業、鄉鎮合作社、貧困群眾面臨扶貧農畜產品滯銷難題,為脫貧攻堅帶來新的挑戰,為此疫情催生了電商銷售新熱潮,“電商+直播”成為消費扶貧發展新引擎。疫情穩定后,5月10日,云陽在全市率先啟動領導干部直播助農公益活動,通過領導帶貨、網紅直播、農民主播等方式,開展“云對接”“云零售”“云推廣”,重點展示云陽扶貧產業、生產基地,銷售貧困村、貧困戶農特產品,做到“云扶貧”,直播實時觀看量突破500萬,點擊突破5000萬,朋友圈轉發量超過500萬,截至當天晚上12點,共計銷售11.2萬單,銷售金額1150.29萬元,銷售貧困戶產品165.43萬元,其中山東省地區銷售27.6萬元。
持續發力 將“渝貨進山東”推向深入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云陽的農業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云陽借助在威海已有的銷售渠道,進一步加大消費扶貧推進力度,威海家家悅超市天生云陽專柜持續上貨云陽粉條、柑橘、蜂蜜等農產品,云陽面條也在威海深受歡迎,今年以來共銷售378.57余萬元。

天生云陽優質農產品——桃片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趙鐵琥 攝
“接下來我們要明確目標,精準扶貧,加強雙方對接交流,構建雙方訂銷合作平臺,把“渝貨進山東”消費扶貧行動推向深入。要督促落實、宣傳引導,及時跟蹤進展,對輸出的消費扶貧農產品要認真把關,打造優質的產品品牌,形成可持續協作長效機制,積極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問題。”云陽縣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宣傳方面,營造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良好氛圍。繼續開展“天生云陽山東行”等展示展銷活動,組織參加各類威海市農貿會、展銷會,鼓勵本地農產品龍頭企業和合作社要抱團主動到東部對接,開拓市場,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從而提升云陽農特產品在山東的營銷能力。
此外,還要積極對接建設消費扶貧生活館,擇優選擇云陽優質產品進館,同時增設線上消費區,逐步完善電商平臺工作機制,努力促成500萬元簽約金額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