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云陽網訊(記者 劉超 熊力毅)“你這個面要再發濕點,肉餡弄硬一點,收口時手法再往上提,這樣才不會露餡……”12月27日,云陽縣新時空計算機培訓學校的指導老師回訪學員張萬紅,針對他在面點制作方面出現的問題,對其進行相應的指導。
今年4月,張萬紅參加了新時空計算機培訓學校舉辦的鮮面制作培訓班,通過一個月的學習,熟練掌握了包子、饅頭等面點的制作方法。經過幾個月的前期籌備,他于12月初在北部新區開了一家包子鋪。“我和妻子的身體都不好,重體力活吃不消,后來在政府的號召下參加了‘ 雨露計劃 ’
培訓班,在這里我學到了技術,現在開店的收入養家沒問題。”張萬紅說。
據了解,“雨露計劃”是市扶貧辦發起的“精準扶貧”工程之一,通過建立“雨露計劃”培訓基地校,對廣大貧困群眾開展雨露技工及扶貧創業公益培訓,讓他們掌握職業知識技能,提高就業能力,從而實現脫貧。云陽縣新時空計算機培訓學校就是“雨露計劃”培訓基地校之一,該校在市、縣扶貧辦的指導下,積極開展“雨露技工培訓”“致富帶頭人培訓”,為云陽及周邊區縣的貧困群眾免費傳授相關職業技能,激發貧困戶“造血”功能,實現可持續脫貧。
今年,該校“雨露計劃”鮮面制作培訓班共計開展了12個班次,來自云陽、巫溪、城口、石柱等區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共計832人參加了培訓。其中實現創業人數102人,就業人數660人。家住云陽縣高陽鎮白園村的牟菊芳,一直在家務農,今年參加了鮮面制作培訓,于5月在高陽鎮開辦了“眼鏡面館”,現月利潤1萬余元,還吸納了3名困難戶在店內就業,真正達到“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帶動一群”的培訓目標。
除基礎的培訓以外,該校還建立完善了就業學員回訪制度,通過回訪了解學員工作生活情況,及時解決學員存在的困難,同時對學員的技能進行考察,指導他們在實際操作中再提升。“我參加的是致富帶頭人柑橘班培訓,農委的技術老師給我們上課,畢業后,老師也經常來我這兒回訪,幫我查看柑橘的生長情況,講解最新的管護知識。”對于回訪制度,養鹿鎮中山村的柑橘種植戶楊德現頗有感觸,“經過老師的多次指導,我掌握的柑橘管護技術更加全面,柑橘品質和產量大幅提高。”楊德現不僅把自己的果園做成了柑橘豐產栽培專家示范園,還給村里的其他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和幫助,帶動他們一起提升柑橘的品質和產量,真正起到了致富帶頭人的作用。
據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縣“雨露計劃”培訓從2017年開始,截至目前共培訓3956人次,其中,“雨露技工”培訓2152人、“致富帶頭人”培訓1804人,為推動全縣深化脫貧攻堅工作再上新臺階貢獻了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