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鄰睦族家訓傳 精神文明不歇氣
“文明是鄉村建設的靈魂,鄉風是美好鄉村的基石。陽坪村在強調狠抓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忘狠抓村民文化素質,狠抓精神文明建設。” 陳利松說,陽坪村加強文明禮儀宣傳和村民文化素質培養,取得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2016年1月,央視四臺來到陽坪村拍攝了《記住鄉愁》紀錄片,其主題“和鄰睦族”四個字是來自付氏家譜十訓。這實實在在地體現陽坪村民的生活習俗、村風民俗,傳承了優良家風家訓。
“我們結合‘和鄰睦族’傳統文化,建了慈孝文化墻、慈孝文化長廊、慈孝文化專欄,將村里自古以來的‘孝親敬老’模范事跡、典型人物等,通過文字、圖片形式呈現。”陳利松說,陽坪村除了開設“家風課堂”“道德講堂”引導立家訓、知家風、重家風、議家風,還會不定期開展慈孝培訓、留守兒童幫扶及老年人休閑活動,倡導講慈孝話、辦慈孝事、做慈孝人。
每年枇杷花開時,來自湖北的石朝興會帶著他的蜜蜂們來到陽坪村采蜜直到花期結束。“石師傅第一年來到陽坪村就住在我家,大家互幫互助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現在每年花季他都趕來,已經持續十幾年了。”陳利松樂滋滋地說,“大家都習慣了你幫我幫大家幫的氛圍,禮尚往來嘛!在生活上,我們幫助了石師傅,他也為我們留下了養蜂技術,現在的陽坪村已經有30多家養蜂大戶了,我家也是其中一戶。”
陽坪村大力強化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通過整合本村鄉賢人士、志愿者“五老”代表等人才資源,培育“禮儀監督團”“志愿服務團”“鄰里勸和團”“鄉賢智囊團”,打造鄉村“文明風景線”。
近年來,陽坪村緊緊抓住移民、扶貧、新農村建設機遇,乘勢而上,大力發展產業,大力興建以水、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深入推進“中國禮儀之鄉”建設,不斷提升村民文明素質,全村文明戶達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