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不朽的話題
高陽積淀著斑駁厚重的人文歷史
高陽因域內澎溪河與洞溪河交匯處有一沖積平壩,人稱“高陽壩”而得名。“魚躍龍門虎奔江,黑祈洞暗巴鹽熬;草蓋岸邊船夫憩,祖師觀上撒絲網;飛天蜈蚣橫大梁,古佛龍燈照張王”,民間俗語刻畫著高陽獨特的地貌,收藏著撲朔迷離的傳說。
1949年12月建立高陽鄉;1953年分成高陽、柏林、青樹、鳳凰、洞溪5個鄉;1955年底,將原分出的5個鄉合并為高陽鄉;1958年10月,建立高陽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公社為鄉;1992年9月撤區,高陽鄉與建全鄉合并為高陽鎮;1995年10月,從高陽鎮分出建全、石楊等15個村,新建建全鄉,高陽鎮恢復原建制;2006年11月,原建全鄉和白龍鄉白元村再次并入高陽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