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憑畫技自主創業
“油畫公司有很多畫畫的高手,我可以看他們畫,學習他們的畫法,還有很多名畫可以不停地臨摹練習,在無數次臨摹中,也學習了很多次大師的繪畫技巧。”伍興全說。
然而在油畫公司待久了后,渴望無拘無束的伍興全躁動起來。不想長久拘泥于某個地方的他離開了油畫公司。
“離開后我找過很多與繪畫有關的工作,但是跳來跳去始終沒有找到一個自己想要畫的東西。”就這樣為了有更大的發展,提升自己的技藝,伍興全決定自己獨立創作,開辦了一家拱版畫公司。
“技術提升了,膽子也大了,我便聯系業務,一家家酒店詢問對方是否需要畫,那時候一個月的收入還是相當可觀。”伍興全說。
慢慢的,伍興全生意日漸做大,也有了幾十萬的存款。然而好景不長,激光噴繪讓拱版畫的市場變得混亂起來,致使伍興全的工廠的業務逐漸蕭條起來。
2010年,伍興全又回到了云陽。“回到云陽后,我發現家鄉的變化特別大。”伍興全坦言,回來后發現家鄉的改變,也發現了一些機遇。認為在家鄉能有一番作為的伍興全覺得自己的畫不差,決心留在云陽闖闖試試。
在工匠精神成為時代共識的社會階段,伍興全也以“工匠精神”克己,摒棄浮躁潛心作畫,力求精致精細、執著專一,日常皆與筆色為伴。出于好奇,記者向伍興全詢問最滿意的作品是哪幅。
“作品《人兮路兮》,就是一天在深圳的海邊,看到一個小女孩走在海邊的那一瞬間,陽光透過云層,開成的光影效果,小女孩的背影與海岸形成的點線面層次感,那種美感吸引著我,我馬上回房間扛畫架,擺畫布……”作品出來后,背景的海岸被他進行了藝術虛化,于是一幅色彩豐富、帶著歐洲古典主義味道的作品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2009年他的油畫《人兮路兮》在“描精彩大運,繪和諧龍崗”書畫比賽中榮獲三等獎;2010年,油畫《魚塘系列之一》被臺灣商人以24000元的價格收藏;2011年他的油畫《鐵牛》榮獲云陽縣第十一屆“錦繡云陽”文化藝術展二等獎;2017年他的油畫作品《巫溪寧廠》在第一屆足跡三峽寫生巡回展中展出……
潛心作畫以筆訴情
其實,如何一直堅持走職業畫家這條道路是很難的,因為繪畫是一個需要突破、需要探索、需要靈感的過程。
近年來,城市和鄉鎮也在悄然間發生改變。伍興全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情況后,便利用閑暇時間,走遍云陽江口、沙沱的大街小巷和山間田野,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云陽的點點滴滴。伍興全說,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城市大變革的背景下,破舊立新是必由之路,在這之間更應當思考的是如何把云陽的家鄉印象、宜居的人文情懷留住。這便是他創作出一系列家鄉畫作的初衷。
“陸陸續續已經有二三十幅家鄉題材的作品成型了,都是大家熟悉的地方,比如《昨天·今天·明天》《巫溪寧廠》《鐵牛》《歲月無聲》等。”伍興全說,盡管通過鏡頭記錄城市的也很多,但通過畫筆和藝術家的手,能夠對作品有一個再度創作的過程,呈現的效果更加立體。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八字箴言,精準概括了伍興全的求藝之路,目睹著藝術環境逐漸轉好,伍興全深感欣慰,并在心里埋下一個愿望,希望有機會也能反哺家鄉,將更多的創作時間和空間留在家鄉,為家鄉藝術教育貢獻力量。
(記者 丁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