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展現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增強各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認同感,激發各地群眾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奉獻家鄉的熱情,助力萬人百億返鄉創業行動,即日起,本報陸續推出“不變的鄉愁,變化的家鄉”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 |
家鄉是一座橋,跨立在心的中央;
家鄉是一道虹,連接過去和未來;
家鄉是一條繩,牽引遠方游子心。
現在的平安鎮于2006年由原來的關市鎮、龍塘鄉和白龍鄉3個鄉鎮合并而成。這里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在全縣率先通了高速公路,民國場高速路出口設址境內,這使得平安有了新的方向,距云陽、萬州、開縣城區均只有半個小時車程。
記憶中的家鄉
記憶中的平安是這樣的,在這個名叫“茨菇壩”的地方,“壩子”很平坦,河水很清澈,老街正繁華……
多年來高聳入云的玻璃廠大煙囪是平安最顯眼的地標,也是眾多平安人對家鄉最獨特的記憶。還記得老衛生院嗎?旁邊的石板路梯坎兒寫滿了時代的痕跡。記憶中的供銷社一直是兒時最熱鬧最向往的地方。
平安小學,我們成長的搖籃,給予了我們無憂無慮的童年。養鹿中學新校,用一座橋結束了卷起褲腳趟水過河上學的年代。新建學校的時候,你下課后搬過石頭嗎?你去宿舍下面的河邊撿過掉下的衣服嗎?還記著老教室二樓旁邊的小山坡嗎,那里的柑橘樹下總有一個專門戴著爛草帽、穿著爛背心的班主任,悄悄“監視”著我們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長大的我們才懂得霍老師的良苦用心……
風雨兼程數十載仍然負重前行的平安橋,是連接平安、養鹿、白龍的交通要道。還有那雨后壯觀的攔河壩、雄奇險峻的貓兒寨、流水潺潺的青木溪,這些熟悉的地方有沒有勾起你兒時的記憶?還有關口市呢?牛耳門呢?……
![]() |
發展中的小鎮
如今的平安場鎮,干凈整潔,服務配套,功能齊全,商貿繁榮,人氣旺盛。沿河小道是晚飯后休閑散步的最佳去處。晚間的平安廣場,熱鬧非凡,壩壩舞也是嬢嬢們辛苦一天后最好的放松方式。夜色中的平安,萬家燈火。
這里有年產各類粉絲5000噸,并取得了國際通用的HACCP食品安全與風險控制認證,產品暢銷全國各地的千絲來食品廠;這里有洞溪河流域沿線,覆蓋15個村(社區)的柑橘經濟帶2萬畝;這里有水域面積4000畝的流水養殖場及500畝的青蛙、泥鰍等特色養殖基地;這里有上千畝的蔬菜種植。這里還有花椒、李子、桃子、梨、車厘子、獼猴桃等果蔬種植1萬余畝;這里有醇香濃郁的自釀自藏的臥龍窖洞藏白酒100余噸;這里的水、電、路、氣、網等基礎條件已日趨完善;這里的山山水水,充滿詩情與畫意。
大興水庫,曾經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平安人,如今風光旖旎,可春游、可納涼、可賞雪。這里,有四十八槽森林資源10萬畝,綠水青山為平安人留下了金山銀山;在這里可以欣賞清晨壯觀的云海日出,也可以飽覽傍晚油畫般的醉美夕陽;在這里,有白蓮教抗清遺址貓兒寨、白蓮教首領王聰兒部將張長青之古墓以及附帶的傳說故事;這里有可容納五名成人的百年黃葛樹洞奇觀。
山川秀麗的平安還孕育出許多杰出的人才。平安小學大課間節目會元蓮廂項目榮獲第二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稱號;養鹿中學學生鐘祎帆獲得重慶市十二屆中小學生才藝大賽西洋樂類一等獎、新加坡青少年國際藝術金獎;手抄紅樓夢書稿數遍,練就一手好字,獲獎無數的羅乃勝先生已成書法達人;在這里還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傳統手工藝。土陶,淵源流傳,現在已走進龍塘小學的課堂;皮鼓制作傳承人徐玉明,是縣內唯一能完完整整制作這門樂器的人。
![]() |
![]() |
憧憬中的未來
平安的未來,更是讓我們無限憧憬。
從民國場高速路出口至平安、白龍的縣道即將擴寬升級;場鎮道路即將白改黑;新場鎮擴建即將啟動;農旅融合發展的農業園——麓園即將開園……
春風十里,不如家鄉建設有你,發展中的平安期待你來投資興業!
(文/圖 記者 余莉娟 于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