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做好兩防兩促兩結合 推動各項工作部署落地見效" />
![]() |
![]() |
![]() |
云陽網訊(記者 鄧磊)3月25日,縣委書記張學鋒到新津鄉、普安鄉,針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央專項巡視整改等方面的工作,帶頭開展暗訪隨訪,深入一線、體察民情、解決問題、督導落實。
此次調研,不打招呼,不做方案,輕車簡從,沒有縣直部門和鄉鎮領導陪同,隨機選取路線,實地了解有關情況。
脫貧攻堅推進得怎么樣,張學鋒十分關心。“駐村工作隊員認識不?給你帶來了什么幫助沒有?收入來源主要靠什么?”走最遠路,看最遠戶。通過手機導航,張學鋒來到新津鄉太勝村四組貧困戶王定艮家中,和他拉起家常,關切地詢問政策享受、家庭情況。交談中,了解到王定艮過去缺資金住房無保障,去年通過幫扶政策實施了危房改造,現在還養殖了牛、豬等,并在家門口的桃園基地務工,實現了穩定增收。張學鋒為他的勤勞點贊,鼓勵他要對生活充滿信心,發展好產業,繼續靠自己的雙手早日脫貧致富。
“現在收入是否穩固?返貧壓力大不?”“現在養了幾只羊,還發展了柚子產業,返貧壓力不大!”準備今年脫貧的普安鄉回營村六組貧困戶全一珍身患疾病,兒子吳學祥去年受傷,兩個孫子還在讀書,家庭生活困難,享受了醫療救助、教育資助、產業扶持、住房保障、小額貸款等扶持政策。張學鋒叮囑鎮村干部要多關心像全一珍這樣的特殊貧困戶,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在新津鄉太勝村偶遇71歲老黨員金中田,張學鋒與他攀談起來。“老輩子,現在村里相對于過去有什么變化不?有哪些變化呢?”金中田隨口答道:“這幾年村里變化大,很多村級道路硬化了,人行和機耕便道也增多了,村里還發展了桃園產業基地、花椒產業基地,村民可以用土地流轉和入股的形式參與產業發展聯結,并且還可以在基地務工,群眾收入也增加了。”聊天中,金中田覺得這位來訪者很眼熟,他激動地說:“您是縣委張書記!我在電視里見過您。”隨后,金中田向書記講述了村里的發展情況。張學鋒來到他家,察看生活和住房等狀況。
碰到村干部吳寶平,張學鋒問起村里脫貧情況,吳寶平的回答很有底氣:“全村原有建卡貧困戶52戶210人,已脫貧46戶199人,剩余的6戶未脫貧,今年有望底脫貧3戶。”張學鋒要求村里繼續做好幫扶,一家一戶要做好研究,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張學鋒還走訪了新津鄉太勝村脫貧戶向賢幫,新津村貧困戶張遠針、陳茂云。
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是當前十分重要的工作。張學鋒來到新津鄉新津村人行便道、石榴產業項目、普安鄉回龍村現代農業示范園項目,現場督導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情況,促進巡視整改,據悉,新津村人行便道、石榴產業項目實施完畢,相關資料在完善中;回龍村現代農業示范園項目力爭在4月完成洗選和制冷設備安裝調試。他說,全縣上下要抓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堅決落實中央部署要求,扎實開展整改,要改變傳統思維,一手抓整改一手抓發展,要用好東西部協作扶貧資金,督促企業落地利益聯結機制,確保村集體、群眾實現收益分紅,真正讓產業產生效益惠及老百姓。
在普安鄉共和村,張學鋒詳細了解了該村鄉村振興發展情況。他找到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齊安民了解產業、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情況。村里發展有哪些產業?效益怎么樣?業主開拓市場的能力強不強?張學鋒一一詢問。得知該村種植晚熟柑橘700畝、紅心柚250畝,通過土地流轉和股權化改革等模式帶動農戶增收。張學鋒強調,在發展村集體經濟上,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創新,因地制宜、選準選好項目,通過深化改革的辦法,激發老百姓、業主、鎮村各方活力與積極性,建立風險防范措施,切實讓村集體經濟實現更好更大收益,推進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
走訪中,張學鋒指出,暗訪隨訪是轉變工作作風、推動工作落實的重要手段,今后將成為常態化。下基層暗訪隨訪,不是不信任基層干部,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真實情況。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開展暗訪隨訪,用自己的眼睛發現問題,由點及面解決問題,推動工作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張學鋒強調,脫貧攻堅和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是當前重點工作。大家要充分認識到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重大意義,壓實責任,明確目標任務,做細做實工作,常態化遍訪貧困戶。要嚴格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等具體要求,對于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精準研判和識別。要想辦法讓產業發展和農戶充分鏈接,把機制建立好,真正調動老百姓積極性,做好服務指導,持續發力,提高產業效益,克服水平不高、技術問題,推進產業高水平發展。要對照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把巡視整改作為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具體行動,對標高標準高質量脫貧的要求,對照項目數量、質量、手續等方面,從嚴從實抓整改。要突出下一步脫貧攻堅工作思路,切實做好兩防兩促兩結合。要通過大家工作的努力,堅決防止返貧,防止新增貧困戶;促當年減貧任務落實,促老百姓增收;要把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和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有機結合,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