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摸索野豬養訓路
2014年初,施敬云在家準備修建圈舍養殖野豬,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他修好圈舍后帶上7個合伙人籌集的60萬元,到安徽省臨泉縣引進了野豬72頭。回來后,他在村里租了林地,并用鋼絲網圈起來供野豬活動覓食,開始了他的綠色生態養殖之路。
起初,施敬云在疾病預防方面一點不懂,買回來的小野豬出現了發燒等癥狀,又得不到及時治療,第一年就死了100多頭野豬。這些損失,沒有讓施敬云失去信心,反而讓他對喂養野豬決心,他上網查閱資料,自學管理、防疫等知識,加入各地的野豬養殖微信群,向有經驗的養殖大戶請教,經過不懈努力和實踐積累,他探索出了一套喂養、管理、馴化野豬的新路子,大大的提高了野豬的成活率。
施敬云帶著記者來到養殖場的第一個圍欄,施敬云指著圍欄里的小野豬介紹道:“這是剛繁殖不久的野豬。野豬一年繁殖2.5窩,自然淘汰率很高,仔豬長到15公斤才能出售,每頭賣1200元,但合作社很少賣,因為還在發展中。”
爬上半山腰,走攏一人多高的鐵圍欄前,喂養人員輕輕擊了幾下鐵門,頓時,聽到信號的大野豬,紛紛從樹林里鉆出來,爭先恐后地趕往門口,互相拱著、哼叫著,爭搶食物。
“家豬最多養四五個月就出欄,而野豬一般要養13個月,現在我養的這些野豬天天都在山上放養,在山上吃野草野果子、喝山泉水。我們還用玉米等糧食喂養野豬,用糧食喂養長大的野豬肉質非常鮮美,在市場上很好賣。”施敬云告訴記者。
養殖野豬結“富果”
目前,施敬云的野豬養殖場有家豬、家野混血、純野豬三個品種300多頭,當記者問到野豬銷路時,施敬云樂呵呵地說:“我現在開了個網店,銷售‘怪仙牌’野豬臘肉。按目前的市場價格,一斤野豬肉價格25—45元不等,養殖一年的野豬能長到150—200斤左右,能賣6000元,預計今年收入100萬元沒問題。”
談到未來發展,施敬云信心滿滿地說:“我想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加蓋圈舍,以便冬季提高小豬的存活率,帶領周邊鄉親一起養野豬,一起發家致富。將來我們還可以把野豬肉加工成旅游產品,爭取賣個好價錢,讓鄉親們富起來!”
(記者 丁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