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5日,記者來到縣中醫院的外科科室,趁著中午休憩時間,馮文貴正在翻閱外科有關的醫書,見著記者的到來,他把書籍的當頁折疊了一個小三角,慢條斯理地合上這書頁,嘴里還念叨著;“從醫了幾十年,也學了幾十年,這不,學得地方還多著呢!”
馮文貴,今年55歲,是縣中醫院的外科主任,在醫院里,被他診斷過的病人只要一提到他,總會豎起大拇指夸贊:馮醫生總是選擇效果最好、價格最便宜的治療方案,不會讓大家多花一分錢,真是我們的百姓醫生。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人人稱贊的外科醫生,在幾十年前,他只是一名輔助醫生的男護士。
“我是一名男護士”
馮文貴出生于農村,家境貧寒,而農村缺醫少藥的疾苦觸動了他的內心,也為之后從事醫護行業埋下了一顆種子。
在馮文貴14歲時,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他毅然選擇了中專衛校,放棄了讀大學。從此,他立志做一名能為貧苦患者解除困難的白衣“戰士”。
陰差陽錯,馮文貴由于對就讀專業理解的偏差,本以為畢業后能一名臨床醫生的他,最終卻當了一名男護士。
雖然老天愛和他開玩笑,但馮文貴依舊恪守崗位,19歲他從學校畢業,來到鳳鳴中心衛生院從事護士工作,期間,他一邊工作,一邊堅持自學外科醫學知識,期待有朝一日,他能拿起手術刀,成為一名在臨床戰線的外科醫生。
“你們快救救我……我肚子好痛……”1984年9月,本是一個平靜的夜晚,卻發生了一件讓馮文貴至今難忘的事情?!爱敃r幾個同事都在值班,突然,一位懷有身孕的女同事喊肚子疼,不久便疼得開始在地上打滾,大家懷疑她是宮外孕。然而,放眼整個醫院,卻不具備任何手術條件,僅有的兩名外科醫生也手足無措。由于當時是晚上,交通條件又十分有限,大家想盡一切辦法也沒能將同事送往縣醫院……”
“你們快救救我……幫我打點止痛劑……”凌晨3點左右,女同事面色發青,向同事們苦苦哀求著,幾次昏迷,生命危在旦夕?!叭欢鳛獒t護工作者馮文貴卻措手無措,看到同事絕望無助的眼神,馮文貴多么想幫她一把?!逼陂g,馮文貴向外科醫生建議,立馬開刀手術。然而,在沒有輸血條件的保障下,任何人也沒能敢開刀。
“第二天早上六點鐘,我眼睜睜看著那位同事離世,在深感痛心時卻是一種無奈……提起當時的情景,馮文貴記憶猶新,表情透露出遺憾,他當時想著,如果他是一名外科醫生,他一定竭盡全力,哪怕自身要承擔風險,也不會眼睜睜看著病人在未經救治的情況下就這樣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