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積極宣傳政策 主動上門服務
“過去,因為手續很復雜,必須要到銀行來回跑幾趟,才辦得下來一筆貸款,但這次不一樣,銀行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服務。”后葉鎮的萬水樂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景平說。該公司成立了兩年,去年投資100余萬元,流轉農戶土地100畝植生姜。在擴大生姜規模時資金出現了短缺。恰在這個時候,政府工作人員上門宣傳農擔貸,劉景平就填了幾張表,拿著宣傳資料便走了,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沒想到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就拿到貸款了,解決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據劉景平介紹,之后,政府工作人員又再次主動聯系他,向劉景平了解了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后,工作人員還向他介紹了工行農擔貸的詳細情況。“這個貸款沒有抵押,直接由重慶市農業擔保公司為我承擔風險,利率又低,對我來說,這個農擔貸非常實用。”在確認了貸款意向后,工作人員又幫他制定了貸款金額計劃,最終,劉景平提交了70萬元的貸款申請。
農擔貸主動到農企家中,離不開當地政府的積極宣傳。在推出農擔貸業務后,后葉鎮鎮政府以農擔貸為抓手,力爭將金融扶貧落到實處。鎮里主動邀請銀行工作人員先后6次到后葉進行廣泛宣傳,還組織專人學習相關業務,以協助銀行工作人員開展工作。政府走進各村,召開座談會、院壩會,向農戶、農企講解工行農擔貸的具體流程,并在現場宣布紀律,公布行長投訴電話,讓大家重視這項業務。政府工作人員還主動協助銀行工作人員上門為需要辦理的農業經濟主體開展實地調研、名單審核、共同調查、資料收集等服務。
“為確保全鎮每名村民都知曉農擔貸,鎮里組織干部職工深入轄區內的7個村開展宣傳活動,向村民介紹農擔貸的內容、流程等。對于個別偏僻的農戶,工作人員還進行實地走訪,確保讓在家的5000余名村民知曉農擔貸。”該鎮黨委書記溫勇說。
自工行農擔貸推出,后葉鎮積極推行,目前,該鎮已有18戶新型農業經濟主體用上了農擔貸款項,實現了530萬元的貸款投放,為新型農業發展增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