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陽網訊(記者 李充)“一次辦結”“一窗受理”、允許“無還本續貸”……8月10日,在全縣民營經濟發展大會上,縣委、縣政府正式印發《關于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意見》里涉及的一攬子新政,將極大改善我縣營商環境,激活民營經濟。當然,這些惠民利民新政,一定事關你我,一起看看吧。
“旨在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促進全縣民營經濟發展。”縣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縣的這些改革,以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為原則,精準制定了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形成了完善政策體系,全面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意見》具體包括總體要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多措并舉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強化保障措施等四個板塊的內容。
在總體目標方面,《意見》提出,力爭到2022年,全縣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到10萬戶以上。其中,民營企業2.5萬戶以上,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65%左右,創造稅收占全縣稅收比重達到80%左右,就業人員占全社會就業人員比重達到90%以上。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意見》提出,要大力優化法制、政務、市場、社會“四個環境”。其中有:多部門定期召開民營經濟發展協調會,解決法律問題,提供法律援助;簡化行政審批,新行政服務中心8月底投用,全縣要實行三級審批、四級服務,“一窗受理”“一次辦結”“只跑一次”“一次不跑”;每年清理公布一次“四張清單”,集中公開行政執法信息、企業減負、財政獎補、惠民利民、招投標信息,實行精準問責;實施公正監管,推行聯合執法檢查,實行執法檢查申報制度,堅決避免選擇性執法;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完善限額以下發包管理辦法,完成電子招投標平臺建設,建立和完善行業部門的中介服務機構庫和工程建設領域的承包商備選庫;加強誠信建設,政府依法兌現承諾,杜絕“新官不理舊賬”,建立完善守信失信聯合獎懲制度;形成政商交往正負清單,提升服務水平;完善企業家容錯機制,解決創新后顧之憂;鼓勵參加各級各類先進評選,形成良好氛圍。
在激發民營經濟方面,《意見》提出,要創新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機制,著力解決“融資難”;實行“極簡審批”,著力解決“辦事難”;大力開展“雙創”行動,著力解決“創新難”;實行服務承諾制,著力解決“維權難”;下決心降低要素成本,著力解決“負擔重”;實施“人才強縣”戰略,著力解決“人才缺”。“干貨”很多:開展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和企業商業價值信用貸款改革試點,對符合條件小微企業允許“無還本續貸”;對實施股改、上市、掛牌成功的縣級儲備庫企業獎勵補助;打通部門“信息孤島”,推行辦事主體足不出戶辦業務;建設縣級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對符合市上“鴻雁計劃”第一檔c類及以上人才標準的高層次人才提供居留落戶、社保醫保、子女入學入托、配偶就業、項目孵化、資金支持、職稱評聘等專項服務,對引進的科研博士生或國家級、市級科研人才等,在清水龍缸景區或我縣公租房免費提供住房一套,工作年滿10年以上可擁有產權。
在強化保障機制方面,《意見》提出,要積極培育市場主體,堅持“非禁即準、非禁即入”,不拘形式、不限規模,放開、放寬、放活,讓創業者投資興辦市場主體。要培育發展樓宇工業、商貿服務業、農業特色種植、養殖業、鄉村旅游觀光特色商店、農家樂、個體工商戶,推動企業品牌建設,對達到市級“專精特新”標準中小企業和小巨人、隱形冠軍、當年達到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按規定給予一次性獎勵。
“民營經濟是天生的市場經濟、老百姓經濟,也是經濟轉型升級生力軍、創新創業主力軍、吸納就業主渠道。”縣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是深入貫徹中央、市上和縣委關于發展民營經濟指示精神和要求的重大行動,又體現了全縣上下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信心決心。
據了解,為了大家擁有更優化的營商環境,縣委縣政府也是拼啦!我縣出臺的這些新政在制定過程中,嚴格對標對表市委市政府相關會議和文件要求;在起草過程中,牽頭部門根據縣上和工作布置會議要求,先后組織相關部門多次專題討論研究,縣上也召開了黨政協商征求意見專題討論座談會,最終形成既對接市里要求又有“自選動作”的《意見》,全力打造與云陽“水土相符”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