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大常委會助推精準脫貧攻堅工作側記" />
寬闊的水泥路延伸到四面八方,別具特色的農民新居掩映在綠樹叢中,大片大片的無花果樹郁郁生長……昔日貧困落后的盤龍街道旺龍村,短短幾年間就變了模樣。
云陽大地,讓脫貧攻堅的春風細雨拂綠了貧困鄉村的田野,吹暖了困難群眾的心窩。其背后,正是縣人大常委會積極履職,主動作為,發揮自身優勢,組織全縣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參與,全力邁出助推脫貧攻堅的堅實腳步。
履職作為,唱響“人大聲音”
云陽縣作為全市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脫貧難度大,脫貧攻堅成為當前工作的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
深入調研是人大履職的基礎。如何使調研點面結合、質效兼具?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統籌調研主題和力量,集中統一部署,堅持“問題要找準、原因要弄透、措施要精準”原則,分層次深入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專題調研。
事實上,縣人大常委會從2014年開始就著力助推精準扶貧。常委會領導做好包抓片區調研,定期在黨組會和主任會上交流研討;常委會委員分行業分系統開展專題調研,由委室負責人提交主任會定期探討交流;鄉鎮人大做好所屬轄區扶貧工作調研,定期線上反饋。縣人大根據扶貧工作任務,分解落實調研議題。
“脫貧攻堅是最大的民生。”縣人大常委會將脫貧攻堅納入年度工作要點,通過聽取專項工作匯報、視察調研、執法檢查等方式,在監督和支持中參與,為精準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集思廣益,凝聚“人大智慧”
如何破解脫貧難題?縣人大常委會每次常委會議審議脫貧攻堅專項工作情況時,委員們針對有關領域問題,紛紛獻計獻策。
“要培養群眾正確的榮辱觀,堅決摒棄‘以貧為榮’的觀念,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唱好‘我要脫貧’的主角。”
“要加大政策宣傳學習力度,要讓每個幫扶干部、駐村干部了解吃透,讓每一位扶貧干部成為扶貧的行家里手。”
“要整合攻堅力量,強化領導帶頭、干部包扶、黨員示范、全民參與機制,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大扶貧格局。”
……
今年3月底,縣人大常委會會議再次聽取和審議脫貧攻堅教育扶貧工作情況,常委會組成人員各抒己見,提出意見建議。縣人大常委會由此形成審議意見,督促縣政府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限期整改到位,并以書面形式報告落實情況。
近年來,縣人大常委會多次召開常委會會議,分別聽取和審議了縣政府脫貧攻堅、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村飲水安全、農村危舊房改造、扶貧產業穩定增收等工作情況報告。縣人大農工委多次組織委員、代表進行視察調研,形成調研報告,供縣委、縣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代表引領,透射“人大視角”
活躍在基層一線,他們是群眾的代言人,為民解憂救困;奮斗在各行各業,他們是當下時代的精英,為脫貧攻堅競相奔走……
縣人大常委會持續扎實開展“發揮代表力量.投身脫貧攻堅”主題活動,各級人大代表應者云集,深入基層察民情、解民憂、聚民心,為脫貧攻堅戰場再添生力軍。
陽春三月,普安鄉馬安社區現代農業園區內一派忙碌景象,公路旁的大貨車正等著新鮮的柑橘裝車,柑橘林內到處都是采果的村民。
“晚熟柑橘價格是普通柑橘的2~3倍,經濟效益較好。”縣人大代表、普安鄉馬安社區支書胡軍發現,村里地處長江南岸沿線一帶,特別適合種植柑橘。
在胡軍幫助下,村里成功引進鑫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民”等模式,讓柑橘不僅成了綠油油的生態屏障,更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好產業。
與胡軍一樣,全縣2500余名各級人大代表積極行動,有的組織貧困戶到企業務工、有的為貧困戶發展生產提供資金物資幫扶,有的為貧困戶送去醫藥品……一個個忙碌的人大代表成為脫貧攻堅“戰場”上的亮麗風景。
結對幫扶,頻現“人大身影”
縣人大常委會機關聯系盤龍街道貧困村伊始,常委會主要領導率隊多次到村里調研,全面分析村情民情,提出“一水二路三居四業五配套”的扶貧工作路徑,讓“飲水筑路”敲響了脫貧攻堅的“第一鑼”,
不夯實發展基礎,脫貧就是一句空話。今年初,縣人大常委會機關派駐幫扶工作隊,進駐盤龍街道旺龍、青春和騰龍村,機關干部與貧困戶實行“一對一”蹲點幫扶,吹響了百日攻堅的號角。
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園區就業……新的產業模式在各幫扶村生根開花,成為促進當地農業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盛夏時節,在盤龍街道青春村呈現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成片的銀杏樹苗正在微風中舒展著枝葉,長勢喜人。據業主楊生平介紹,經過縣人大常委會的幫扶,村里引進種植800多畝銀杏樹,60多戶貧困戶的土地入股,明年銀杏就能變成錢了。
走進盤龍街道騰龍村,展現出另一番美景:一幢幢青瓦白墻的“小洋房”掩映在青山綠水間,村民在田園里歡快勞作,老人在農家院壩里悠閑散步……
據統計,縣人大常委會機關統籌協調資金95萬余元,協助幫扶貧困村硬化村級公路32.71公里,新建機耕道3.1公里,新修人行便道55.73公里,整治山坪塘165口,新建水廠3座,新建人飲池47口,安裝飲水管道5.18萬米,引導發展無花果、翠香李、核桃、黑木耳、銀杏等特色產業全覆蓋,幫助貧困戶234戶784人如期順利脫貧。
四季更替,山鄉巨變。縣人大常委會將監督的重點、工作的重心、履職的方向轉向脫貧攻堅的戰場,用愛心與責任詮釋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共同描繪出“大山深處幫遠親”的時代樂章。
(通訊員 譚艦 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