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山綠水,春光迷人。近日,雙土鎮坪東村的水稻梯田里,一派繁忙景象。只見育秧大棚里的工人忙碌著運土、擺盤、查看秧苗。據高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高遠介紹,再過幾天,這些秧苗用插秧機進行插秧,到時坪東村1500畝稻田將全是一片翠綠。
撂荒農田出活力
初次見到高遠,他站在稻田里,皮膚曬得黝黑,穿著一雙沾滿泥土的雨靴,正忙著讓村民整備即將播種的稻田。
很難想象,這位精明強干的中年人,在當地有著不一般的名氣,他是1500多畝稻田的“土地CEO”,也是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
坪東村是云陽雙土鎮的一個偏僻小村莊,2006年由塔棚鄉撤鄉并鎮,分為坪東和營鶴兩個村。然而,在2014年以前,坪東村作為典型的傳統農業村,以種植水稻、玉米等傳統經濟作物為主,小農經濟的“單打獨斗”導致土地產出率低,外出人員多,導致不少農田閑置拋荒。
農民要脫貧,政府來引導。在雙土鎮黨委的牽線搭橋下,在外創業多年的雙土籍高遠,每次回家看到村里的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加上村里有流轉土地的意愿。2016年,他便聯合三家農業合作社和一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了云陽縣高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整平土地、配套溝渠,高遠幾乎天天泡在農田里。拖拉機和挖掘機的轟鳴聲,吸引了附近村民經常過來看熱鬧。
“大多數村民都不相信我能讓水稻做出產業。”高遠說。在村民的鼓勵下,高遠帶著村民們開始育秧。由于第一年土地剛完成整平,機械不能使用,高遠雇傭村民進行手工插秧。1500畝水稻喜獲豐收,畝產300斤,產值達到1000萬元。
“這片稻田面積大概有將近3000畝,承包之前,70%的稻田已荒廢多年。到現在,我們已承包了1500多畝。帶動了坪東和營鶴兩個村的2000多名村民一起把水稻項目產業搞起來了。”高遠滿懷信心地說。
“同樣是種水稻,但優質大米綠色、高效,市場前景好。所以在水稻品種的選擇上,我們沒有選擇二三十元一斤的二級水稻種子,而是選擇了68元一斤生育期和抗病期更合適當地土質的一級優良種子。”高遠介紹,“今年風調雨順,水稻一定會有個好收成!‘坪天牌’高山生態大米因是無污染生態水稻,并成功加入了‘天生云陽’區域公共品牌,去年的價格賣到了5至6元一斤,客戶反響很好,紛紛要求訂貨,現在公司種植的‘坪天一口香’生態大米在縣內市場上就供不應求。”
為何“坪天一口香”生態大米俏銷市場?原來,高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聯手重慶市農科院專家,通過視頻時時傳輸等方式,隨時跟蹤服務,而且農科院的專家還定期到現場作技術指導,讓傳統農業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 |
先交租金再種稻
高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成立,改變了當地村民的生活。公司流轉土地后,除了支付給村民承包費,還解放了農村勞動力,創造了就業機會,帶動周邊村莊轉變發展模式。
走生態農業發展之路,不只是企業收益,重要的是讓村民嘗到了在家門口打工掙錢的甜頭。
在田間,記者見到有十幾名村民正忙著搬動機器抽水灌稻田。在高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打工的葉興合,算了這樣一筆賬:“一畝稻田產700斤谷子,除去種子、農藥、耕田等費用,賺不了幾個錢,還得費時花錢。有時候遇上旱災減產,更賣不出價格了。”而現在,他家的8畝地流轉給高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每年租金1600千元。他又成為公司員工,這兩個月農忙時節收入有8000多元,比以前翻了好幾倍。
“公司平時就需要固定工,農忙時用工會更多,來做工的每位村民工資都在200元一天。”高遠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村里稻田經大改小后,連片面積大,水源充足,農田肥沃,適合機械化種植水稻。高遠表示,公司會通過科學管理、有序發展,充分發揮本地農田種植優勢。
“承租的農田,每畝每年租金200元,每年先交納租金給村民再耕地。”高遠表示,除了租金,村里的貧困戶還會有其他收益。
公司采用“5+1+2+2”的模式進行盈利分配,以租賃的方式租給公司進行耕種,租金返還給農戶;其利潤公司占50%、村集體占10%、農戶占20%、貧困戶占20%,并實行永久分紅。同時將貧困戶通過本地就業,共同開發“坪天牌”高山生態大米項目。
![]() |
“農旅結合”是愿景
通過兩年的運作,坪東村的千畝稻田對于村民來說已成為致富的良田。但在高遠的規劃和設想里,這片水稻不僅能吃還要能“玩”,他管這個構想叫“田園綜合體”。
“坪東村海拔高,晝暖夜涼,豐富多樣的山地氣候再加上陽光充足,這里的水稻收割期比山下晚一個月,孕育期延長了,米質也會相應提升。”高遠解釋說,為確保產出的水稻品質優良,每隔40多米,就在稻田四周安裝了物理滅蚊燈,在水稻病蟲害防治方面做到了不使用農藥,保證種出的稻米是生態、安全、無公害的。而且坪東村地處大山之巔,稻田的灌溉用水是直接引用的山泉水,為了讓市民更詳細了解生產過程,公司通過稻田中的攝像頭,與市民的手機終端相鏈接,讓他們全程監督水稻的生產過程。
“公司將持續投入第二期、第三期的開發,之前種植面積和產量比較少,錯失了很多發展機會。今年還要繼續開墾坪東村和營鶴村的稻田,提升產量和種植面積,三年內把一千萬元產值突破到五千萬。”高遠表示,接下來,公司將通過“公司+政府+農戶”的開發模式,以鄉土地域文化為載體,以千畝良田和山地美景連片開發,通過有機蔬菜、綠色果蔬和花卉的種植,以及野兔,野山豬,稻田蟹等特色養殖產業,逐步建成以產業帶動鄉村旅游的現代新型綜合農業旅游生態度假示范區,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發展“農業+旅游”產業,來振興鄉村經濟。
“下一步,我們公司將擴大到8000畝種植規模,采取“公司+農戶”種植模式,帶動更多的鄉親們脫貧致富,讓村民切實從農業生產中得到收益。”暢談公司的下一步發展,高遠信心滿滿。
(記者 丁齊)
?